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首善到首骗,从高调到低调,一个做慈善却被骂到回家种地的富豪,捐了20个亿之后依然被人唾骂,我们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大概是与混乱的大环境和人性自带的“恶”有关,陈光标虽然做事风格上面略显几分高调,可是他行善也是真实的,究竟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真的应了窦文涛说的那句话:这样一个首善都能被搞,那么还有谁敢真正愿意出来做慈善呢?细品人性,真是细思极恐。

“做慈善有错吗?”

1968年夏天,陈光标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从小家里就很穷,父母前前后后一共生养了他们弟兄五个,父亲陈志国是一个勤劳俭朴的朴实农民,没有什么大本事,一家人全靠自己种的2亩水田,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农业这种营生说白了是靠天吃饭的,兴许今年可以吃饱,但是明年一旦闹上个旱灾水灾,全家人可都要遭殃了。

农民作为中国文明历史的主流群体,他们是最勤劳的,同时又是最辛苦的。1973年6月江苏宿迁遭遇了特大的洪涝灾害,国家又正在处于动乱时期,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粮食腾出来去赈济宿迁的灾民。很不幸,陈光标的二哥和三哥就在那一年活生生地都饿死了,那两年陈光标的母亲不知道哭了多少回,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自己是被母亲的哭声给吵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我们看过100遍《战争与和平》,也体会不出亲人在自己怀中死去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了死亡的恐惧,你才会明白生命的价值是多么的可贵,两位亲人的死让陈光标明白了一件事,要想健健康康地活着那就必须要让自己有钱,只有口袋里的钱足够多,以后就再也不会遭受忍饥挨饿、生离死别的凄惨境况,余下的人生里支持他向前走的信念只剩下了一条——脱贫。

贫穷可以消磨一个人的斗志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毫无疑问陈光标是后者。从十岁开始,他就开始琢磨各种可以挣钱的门路,卖水、卖冰棍、卖粮食。总之只要是能赚钱的自己的本钱可以承受的,他都会勇于尝试,由于自己刻苦且踏实,陈光标的收入很快从每月几十块上升到了每月几百甚至上千块,天道酬勤,在他17岁那年终于凭借个人的实力,就已经积攒到了2万元的身家,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致力于慈善事业”

17岁他不仅靠自身努力成为了全乡最年轻的万元户,同时兼顾着自身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中西药学院,大学期间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继续赚钱,毕业之后陈光标没有选择留在机会更多的大城市,而是怀抱着感恩的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由于第一次创业失败,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再次回到了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陈光标通过售卖医疗器械让公司不断地壮大了起来。在陈光标的身上不仅有艰苦创业者的形象,有钱了以后他一直没有忘记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当中,从公司创立的最开始起,虽然公司当时账面资金只有15万元,一听说乡里有个老人患上了白血病急需救治,他毫不犹豫地让财务拿出了3万元资助老人,陈光标是打心底想做好事的,绝对不是打着作秀的幌子在那里赚吆喝的。

他的慈善步伐还不止于此,2002年他向南京公安消防局捐助了1000万元来做消防公益宣传,2003年全国大闹“非典”期间,向安徽省医疗机构捐赠了200万元现金,以及800台红外温度检测仪,可以说在慈善方面,陈光标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之后,陈光标迅速组织救援人手,自己开车奔赴了灾区,随行的还有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灾队,通过自己和队伍的不懈努力,一下救援出了131个鲜活的生命。

陈光标是个有责任,有担当,有道德的企业家,虽然自己的捐款数额和那些捐款达到百亿的巨富比起来算不上什么,但是每一笔捐款他都是实实在在地把钱交到了需要救助之人的手里,从来不会为了作秀而用捐款来炒作,从开始捐款到最后,陈光标前前后后累计捐款也达到了20多亿元,虽然收获了中国首善的称号,但是后续一大堆负面的评价也把这个男人推到了千夫所指的境地。

“各种质疑”

2009年,为了弘扬中国雷锋精神,陈光标和自己的团队前往美国行善,进入一家救济站的时候,他给外国领导人发放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中国首善的名称,这张名片被拍照传回国内之后,直接让陈光标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当中。

当一个人足够优秀足够伟大的时候,他一旦暴露了某些槽点,很容易就会被人们群起而攻之,虽然中国首善的名号是有相关荣誉证书可以证明的,但是网民可不答应,你高调就是你高调,这让陈光标真的是百口莫辩。

在遭遇了一连串群众围攻声讨之后,陈光标渐渐就销声匿迹了,现在网络媒体上很少可以看到他的消息,最近一次报道还是在2年前。有同乡的人对外透露过陈光标由于做慈善被彻底伤透了心,现在学起了自己的父亲回到了老家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农民,不仅人消瘦了不少,现在也比以前消沉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光标曾经努力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可是辛辛苦苦了快二十年,到头来自己却成为了一个急需救助的人。这一个轮回真是充满了人性的寓言,本来自己刚开始做慈善的时候,被救助的人会对他感恩戴德,周边的观众会鼓掌叫好,时间一长了,他的慈善反倒被大众默许成为了一种义务,你捐少了或者你捐款的时候叫记者了这都是丑陋的行为,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一下,就算是人家想出名真的错了吗?

前前后后捐了那么多钱,当真是想为公司攒点名气,我们管得着吗?我们是该跟着这种群体意识走,还是要坚信陈光标的真诚这可能是永远难以解决的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