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孤竹国国君,立叔齐为太子。

不久,孤竹国君死。这时,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

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着文王的棺木,向东方进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

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
N年后一日,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 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用"求仁得仁”这个成语来怀念遇害的同事,明显欠妥。因为其同事即使可当仁者,但用在此处,他既非求仁,也非得仁,那种很多是用在慷慨就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者身上,被害,应非所求,也未得仁。

愿生者坚强,仁者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