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于1901年的李哥庄火车站,2007年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被拆除。

由德国投资修筑的山东铁路(今胶济铁路)在1904年6月1日全线通车,当时沿线有59个车站(胶济主线55座、张博支线4座)。在胶州境内,铁路共设有三座车站,除了胶州外,还有李哥庄、大荒、腊行三座小站。关于三座小站的建造年代,并无确切的记载,但从青岛至胶州之间在1901年4月竣工通车来推算,应为同年所建。(腊行站和大荒站在日本占领时期(1914-1922)被取消,增设胶东站)

李哥庄位于胶州东北部,其东南隔桃源河与城阳相望,东北与即墨毗邻。1898年3月6日,《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李哥庄被划入了所谓的50公里“中立区”,在这个区域内,不准中国驻扎军队。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德军曾派兵占领胶州、高密,一支分遣队负责从塔埠头、蓝村至李哥庄一带的防务工作。后来,由于德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才撤出了占领这些区域的军队。

根据1907年8月17日的《青岛官报》(Amtsblatt fur das Deutsche Kiautschou Gebiet)所记载,是年,由李哥庄车站开始向青岛输送产自山东内陆的家畜,这些家畜在总督府设于台西镇附近的屠宰场宰杀后,或用于出口,或供给青岛市区所需。

上世纪40年代初,二次日占时期的李哥庄火车站

从拍摄于德国时期的图片上看,早期的李哥庄车站是一座多少掺杂着中国传统手法的砖砌平房,其风格与铁路沿线小站相似的,建筑师仅对站房的窗套、拐角,以及承重的结构部分进行了简单的装饰,并辅之以装饰线。灰砖黑瓦的格调与当时乡村民房的色彩相一致,体现出对中国传统风格的迎合。对于这种折衷式风格,华纳(Torsten Warner)在其著作中也认为是“中西建筑风格联姻的产物”。车站内设候车室、办公室和中国护路工人的公寓,站房的主入口处还设有木制结构的雨棚,两侧山墙上分别用中文和德文拼音书写着车站的名称。主站房的侧后方还隐约可见另一座平房,可能是车站的行李房、库房等辅助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胶济铁路全图

李哥庄车站在建成后的百年余年里,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一位对胶州历史非常谙熟的朋友还对这座小站有着深刻的印象。根据他的记忆,几年前的老站基本还是老照片上的模样,车站所在的位置要比南面的马路高出很多,有台阶可拾级而上。不过遗憾的是,这座百年老站却在2007年底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时被拆除,据附近的百姓说,拆除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铁路两侧要装设封闭围栏,碍事的老站即被拆掉。这座存在了106年的老房子仅剩下了当年石基……

建于1984年的青岛西站站房。

今天的李哥庄车站已经更名为“青岛西站”,原先的四等小站也被扩建为双向二级五场混合编组一等站,并成为了蓝烟铁路和胶济铁路的交汇点。

本文作者为岛城文史学者王栋先生,发表于2010年7月。

改建后的李哥庄站成立于1984年7月1日,以货运、列车中转为主,综合站房面积为60000平方米,是胶济铁路和蓝烟铁路等线路的运输咽喉,也是山东半岛地区最大的编组站。

网上介绍说,该站处于胶州和即墨交界,大部分在胶州市,但由于地处蓝村站以西,所以当时命名为蓝村西火车站,也用过李哥庄火车站站名,1995年改称青岛西站。查阅资料未找到蓝村西站的官方介绍,不知早期的这座蓝村西站是否果真如此命名,亦或是民间称法,有知情的读者朋友也请予以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服务大青岛发展,更改站名23年的青岛西站,名称又让给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站。2018年6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部分车站命名和更名的通知》。其中就包含青岛西站。根据该通知,位于胶州的青岛西站于2018年9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蓝村西站。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喜欢请关注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