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河北承德某女子晨跑时意外发现数以万计的青蛙“集体搬家”,路边、草丛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令该市民大为不解,也曾怀疑是否会有地震发生!当天下午17时57分承德双桥区发生了震源深度11千米的2.9级地震,第二天再次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河北省地震局已派专家组赶赴承德,对地震活动密切跟踪、监视。这一情况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无一例外指出:动物预警虽然存在普遍性、准确性方面的不足,但不可一棒子打死,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一定参考性!

无独有偶,6.10日云南楚雄发生了5.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而就在6.9日昆明、大理洱的网友留言写到:洱海等几个湖泊不停地跃出水面。一般而言,鱼群在水体溶氧量大减、水质恶化或繁育期内才会跳跃,其余时间老老实实窝在水中。地震发生时两地网友有较强震感,桌子、椅子大幅晃动两次,家具被震得发出“吱吱声”。网友评价,这次鱼跳跃大概率感知到了地下异常活动,再想“否认”有点难。

然而,专业人士眼里动物预警地震是不科学的,或者仅供参考,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动物预测动物,一部分人不相信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坚信动物能预测地震的,且给出的理由似乎也“有道理”,而这与地震、动物的特性有关系。地震是板块间相互挤压、碰撞及火山喷发等引起的地壳内部破裂或错动,而引发的剧烈晃动,而发生前、发生中常向外释放地震波。地震波按照传播快慢、破坏力大小又分为初级波和次级波,其中前者速度是后者的两倍,但信号微弱,人一般不会觉察到,问题就在这里。

人觉察不到,但有些动物却能准确感知到比如蛇、狗、大象、鱼等。以大象为例,云南15头北迁大象起初有一种解释可能是受到近来地震影响,大象为活下去“被迫”远迁。大象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感知外界环境变化能力强悍。

大象听觉灵敏,通过硕大的耳朵能轻松听到5公里处的声音,天朗气清等极其卓越天气下,最远听到10公里处的声音。云南脱离族群的小象一段时间里频繁和相隔数里的大象同时吼叫恰是在“沟通适宜”。除此之外,大象还能感知地面震动,包括地震前夕发出的地震波,这些震动比在空气中要传播得远。说白了大象的踩踏声、打呼噜声等均能以震动方式传播出去与附近象群发生交流。

传递过来的地震波也有讲究。并非只有在地震发生前几分钟才释放出去,有的提前十几分钟、有的提前几小时,甚至几天。这些地震波动通过地面传递到大象肥厚脚掌或粗壮大腿后,再沿着骨骼传递给听觉中枢。大象凭此感知地震是否来临。

然而研究人员实践中发现种种问题。在非洲大草原上地震来临之时,部分大象族群活动量暴增,表现得惶恐、暴躁,由雌象首领带领族群开始迁移;而另一部分大象则犹豫不决,更有甚者像往常一样、似乎无异常,等地震真到来时才逃窜。这又如何解释?部分专家这可能与大象经验有关。有些大象经验丰富值得这种波动意味着什么,而有的大象初次当首领并不能绝产危险即将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种推测有个缺陷,为何像鱼、青蛙这些低等、智力欠缺的动物却在地震来临之前常有异常举动呢?对于它们而言,并无所谓的经验。这点在汶川大地震时表现得尤为突出。2008年《华西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描述比较客观将文章题目命名为了“数十万只蟾蜍跳上岸“天灾预兆”还是寻找新家”。

当时专家给出的解释是,连续多日雨天大量积水流向了低洼地带,恰逢蟾蜍产卵季,水面扩张、条件适宜刺激了蟾蜍产卵,不断孵化的幼苗集中产出,所以才跃出水面,与天灾无半毛钱关系。

然而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后来有专家解释,越是像猫、狗、青蛙等低级生物,它们无法辨别信号背后的现象,一旦超出日常感知就产生恐慌,就像有人在后面驱赶它们。而大象等聪明动物自身有一定辨别安全与否,有时反而“懒得行动”。

所以经常产生这样的一幕,河流、湖泊突然涨水、河道另一侧在做剧烈活动或一头水质恶化等,都可能造成鱼、青蛙等动物纷纷跃出水面或跳出岸边。德国科学家曾跑到意大利北部及非洲等地震较多的地区长期跟踪观察、检测,发现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一部分动物的确有感知地震的能力,当它们集体跳跃、奔跑后顺势引发了其他动物恐慌,从而引发规模效应;而且即便是同一动物,一部分能感知地震来临,而另一部分却不能预测到。

当德国科学家将所以数据统计后,结果令人意外,真正动物集体迁移、活动后接着发生地震的不足10%,甚至不足5%。那么为何人们对动物预知地震这么深信不疑呢?这主要是人的记忆及情感所致,当一次动物成功预测地震后,人们往往对其记忆深刻,反而多次预测失败印象不深。

那就否定动物预测地震的能力?这也不对,地震破坏力巨大,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发现动物表现出异常后,应及时检测最近的壳运动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