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当空水色明,黎明时分橹声清,当年一叶独舟楫,今天呀,千万万的浮桥春江水破冰......”依据真实故事“搭浮桥”而创作的革命舞台短剧剧本《开船》近日发布,该剧由白洋湾街道和苏州大学共同创作,还原了苏州城解放前夕,发生在白洋湾地区的一段不为人知的军民故事。接下来,白洋湾当地居民和苏州大学学生将共同排演该剧本,并于近期进行首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访档案馆、听烈士家属口述

文化站历时3个月挖掘

白洋湾街道文化站站长戚颖吉介绍,白洋湾位于苏州城西北部,阡陌纵横、水网交错,是从西北部进入苏州的要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利用白洋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收集情报,和当地居民发生了众多感人故事。“今年恰逢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深入挖掘白洋湾地区红色文化,我们通过走访档案馆、烈士家庭,翻阅《虎丘镇志》,从历史资料中挖掘出一段段尘封的故事。”戚颖吉说,工作人员每周要花十多个小时翻阅文献资料,历时3个月,街道文化站依据史实梳理出了14个短篇红色故事。

其中,“搭浮桥”讲述了一段苏州城解放前夕,当地居民帮助解放军进城的故事。1949年4月26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苏州城外浒墅关。在解放苏州的战斗中,解放军兵分两路,一路走运河西岸,从南面围攻,一路从浒墅关出发,经过长青乡向平门进发。经过长青乡的一支部队,途中要渡过颜家村边的青苔河。由于宽50米左右的河上没有桥,行军受阻。长青乡张网村村民张仲康等人就发动群众一起搭浮桥,把家中的毛竹、木板扛出来,甚至将门、桌子搬出来,又从颜家村和青苔河边的村庄借了50多条船和几百块门板。几十名群众连夜把船用绳索和竹竿固定好,并在上面铺上门板,让解放军人、马和枪炮等从浮桥上通过,顺利进入苏州城。

当地居民和大学生共同演绎

还原原汁原味乡土味道

戚颖吉介绍,《开船》以“搭浮桥”的故事为依据,通过船夫老陈、、阿四、阿香一家四口在苏州城解放前夕,支持解放军进城的种种行为,表达出白洋湾居民对解放军的信任与欢迎,对解放苏州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剧本还原了白洋湾民众的水上生活场景,也从侧面反映出白洋湾地区传统的“渔耕”习俗。

阿三

“虽然有了史实支撑的故事,但要依据故事创作出剧本,对街道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不但要还原出场景、细节,还要有历史感和画面感。”戚颖吉说,街道邀请了苏州大学艺术教育中心的老师、专家,一边查阅资料确保每处细节都遵从历史,一边由专业团队勾勒还原场景和画面,经过2个月,剧本经过6次修改终于定稿。该舞台短剧将邀请白洋湾当地居民和苏州大学学生一同演绎,同时融入白洋湾山歌,采用情景讲述、现场搭景等形式,“本地居民的参演将最大限度保留白洋湾本土味道,同时大学生的参演更加符合剧情中的人物设定,届时观众将通过他们的共同演绎,穿越到那个年代,体验一段别致的沉浸式演出。”戚颖吉说。

进一步挖掘地区文化

绵延乡愁增加白洋湾魅力

据悉,今年,白洋湾街道立足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红色传承等,与苏州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将把白洋湾山歌引入大学美育课堂,共同创作文艺精品,扩大白洋湾山歌影响力。同时,街道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史料、资源的挖掘整理,以红色党建文化作为引领,打造乡愁记忆馆,展示辖区历史变迁。

白洋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蔚介绍,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特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白洋湾深厚的底蕴。近年来,随着对本地域传统文化挖掘力度的增强,白洋湾街道的地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特色也更加鲜明。“清新软糯的白洋湾山歌是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中孕育出来的,是活态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杜蔚说,除了山歌文化,白洋湾街道还要发展运河文化、革命文化。“地域文化是必须要挖掘的优势之一,通过繁荣文化才能增加白洋湾魅力,进一步提升白洋湾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苏报融媒记者 陈兆帅 通讯员 范泽洋)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