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治日报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满艺术气息的胡子小镇 资料图片

江阴,长期是中国“百强县”之首。此地的繁荣,多来自于乡镇企业独具特色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在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实体经济名片背后,是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可以说,江苏江阴的经济发端于乡村,壮大于乡村。2020年,江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416元,农民收入连续21年蝉联江苏省同类城市第一。

在乡村振兴全面进发的当下,《法人》记者走进“民富村强”的江阴,在这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县级市,试图探究振兴乡村的“底色”。

璜土村,一个普通村庄的逆袭

在江阴的最西边,草坪中、树林里、湖水边几座玲珑的木质小凉亭中,艺术家们对着绿水青山,在画板上舞弄着油彩。忽而,记者眼前的白色丝绸帷幔随风飘扬,露出了玻璃房里正襟危坐的网络主播,他们在案几前向广大粉丝介绍着这里的文创产品……

这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叫璜土村,其打造的网红项目——胡子艺术小镇早已在中国著名的短视频平台上声名赫赫。难以想象的是,10多年前,璜土村的村集体收入在江阴200多个行政村中处于偏下水平,公共设施滞后。

2006年,面对村集体年收入只有60多万元,污染企业整治和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捉襟见肘等困境,刚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钱俊贤经过一番思索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台了《璜土村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八条铁律》,也就是村里人俗称的 “铁八条”。

“起初,村民们都不以为然,以为这是新官上任喊口号、走过场而已,但后来他们发现,家里摆宴席真的请不来一个村干部,党员活动时真的取消了一包烟、一百元、一顿饭,工程项目再也不由村干部指定哪一家独揽,而且村里每笔收入和支出的票据都张贴公示了,”钱俊贤笑言,“大家这才发现,这个书记是动真格的了。”

在钱俊贤的建议下,璜土村还开启了“三务直通模式”。村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视实时看到村务、党务和财务公开事项。“大到一项工程、小到一张接待菜单,村民都能随时查阅。”

当地村民介绍,这个“抠门”书记对每一笔开支都精打细算,在建设一些项目时,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甚至“变废为宝”。如果需要到市场上购买物品,他就组织大家货比多家买最便宜的回来。

现在的璜土村,农家书屋、民宴厅、民俗馆、医疗服务、居家养老、国学堂,以及游泳池、健身中心等应有尽有,设施齐全、优美整洁。 “胡子小镇”更是集聚了江南众多创意人才与艺术家的文创产品与乡村进行巧妙结合,成为璜土村“开源”的项目之一。2019年,来璜土村旅游人次已超过20万。

2019年,璜土村年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70万元增加到了630万元,集体资产由2006年的700万元增加到了1.2亿元。“现在璜土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国家森林村、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的称号。”钱俊贤感慨,“就像乡亲们说的,用很少的钱做出了很多幸福的事”。

山泉村,流淌幸福的村庄

山泉村地处江阴市周庄镇东南部,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村民1250户共3200人,另有4000多名外来人口。2009年之前,这里村级管理混乱,干部威信丧失,村民人心涣散,村容村貌落后,村级债务高达4700万元。2009年1月3日,在外办企业的李全兴以96.6%的得票率当选为村主任,临危受命回到山泉村重振家乡。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村民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跟这个时代是有距离的。”李全兴对记者说,“我要建设一个‘新山泉’,但更重要的是,我要培育新的山泉人。不仅着眼在‘物’的现代化,更想实现‘人’的现代化。”

上任伊始,李全兴连续7个昼夜进行走访,听村民吐心声、发牢骚,摸清了山泉村的“家底”。他准备用生活体系、生产体系、生态体系三位一体来同步保障振兴山泉村。

在新农村建设期间,李全兴每天在施工现场10多个小时,督查建设质量进度。3年后,161幢27万平方米漂亮的山泉新村建成了,1250户村民喜迁新居。同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开始投入使用。

土建工程结束后,村里统一装潢,也充分考虑了采光、起居、用餐、如厕等老年生活的各个细节。当地老年人入住后非常满意,纷纷评价,“比我儿子考虑得还周到”。

“我们为村民修建的房子,前后都有小院。因为这里不光是居住之地,还是生产场所,农村房子应该是生产和生活的混居。”新村建成后,李全兴通过村民自由组合,自选楼层,自找邻居,抓阄楼号,使分房矛盾迎刃而解。

走在山泉村,你会发现,位于村中心位置的山泉幼儿园和老年活动中心相邻,爷爷奶奶们把小朋友送到学校,转身就能安心愉悦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白天,山泉河畔,年轻人们在村民广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开始忙碌的一天;夜晚,华灯初上,村民们三三两两自发汇聚到村民广场休闲娱乐……偶尔观察村民生活的李全兴时常感慨:“人的精神面貌才是最核心的。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山泉村搭建了标准厂房吸引企业入驻。厂区的变压器、天然气管道、污水排放等设施,山泉村都进行了大量投资,让企业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我们的投资都转化成了可收益资产,而且这个资产非常安全、稳定。”李全兴说,“10多年来,在没有增加一分用地的情况下,山泉村不仅化解了4700万元的村级债务,村级集体收入从1750万元增长到7000万元以上,村集体净资产也增长到近6亿元。同时,村民的福利分红从2008年的人均600元增加到2020年的6000元。”

村集体收益增加,可以更好地进行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李全兴介绍,目前全村范围内实行了垃圾分类,并投资1.2亿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改造,实现了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100%集中处理。如今,面积800多亩的山泉水生态田园综合体正有序推进建设。

12年过去了,这个发展停滞、负债累累、人心涣散的“问题村”变为一个既有风貌更有韵味,既有入眼的景观更有走心的文化的“幸福村”,探索出了一条以民主改进、民生改善、民风改变来实现乡村振兴的“山泉改革道路”。由此,山泉村获得了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给农民一个新的定义。让新农民有创意的激情,有就业的机会,让人们越来越坚信,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有广阔发展的高地。”这是李全兴的夙愿,也是山泉村的新目标。

长泾古镇,石板街上古宅溢书香

长泾古镇是江阴市目前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条泾水河流淌其间,南岸是繁华的现代商业街景,北岸是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街。老街的东段保存完好,是江阴目前保留最长、最完整的石板街。狭窄的街道与明清式房屋的廊檐巧妙地构成了“一线天”,两侧小楼相依,隔街携手授腕,形成了古镇的特有的风貌和韵味。这里,处处可见古宅、古街、古桥、古寺,一步一历史、一步一文化、一步一故事。

“青青石板街,古宅溢书香”,是长泾古镇的真实写照。石板街全长约一华里, 相传始建于明代,由当地的商户、贤德乡绅、大商号和民众发起而建,选用的都是江南山麻石,坚硬防滑。至今,这条石板街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在这条沧桑石板街下面是老街的排水沟,与每家每户的下水道及河滩相连,从河滩驳岸边泄水入河,即使倾盆大雨也排泄畅通。“雨停水干,从不积水”,长泾镇党委书记薛建国介绍,“这堪称巧妙的排水系统。”老街建造之初,工匠给每块石条都刻上了编号。今天翻开那些石条,旧时的编号在青青苔痕间依然清晰可辨。

为保存和恢复小镇这段历史记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镇政府于2007年春对石板街进行了修复,使古老的石板街重现昔日风韵。薛建国表示,长泾镇将瞄准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强镇、生态优美的宜居城镇、品牌响亮的文化名镇”三大目标发力,让“美丽长泾”美得更有形态、更有韵味、更有获得感。

END

|编审: 白 馗 |统筹:王 茜

|责编:白 馗 |版式:张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