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花椒(中药名)

中药花椒属温里药,又名大椒、秦椒、蜀椒、川椒、南椒、巴椒、蓎藙、陆拨、汉椒、点椒等,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

【药材性状】

蓇葖果多单生,直径4~5毫米。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毫米,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炮制方法】

1、花椒: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2、炒花椒:取净花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

3.醋制花椒: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闷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花椒1kg,用黄醋120g。

4.盐制花椒: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即得。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用治湿疹瘙痒。

《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

1、与生姜、白豆蔻等同用,可用于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等症。

2、与乌梅、干姜、黄柏等同用,可用于虫积腹痛,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等症。

3、与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同用,可用于湿疹瘙痒。

【用法用量】

3~6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应用参考】

1、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2、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热汤抱洗有不能已者:花椒、吴萸、蛇床各一两,藜芦五钱,陈茶一撮,烧盐二两。水煎熏洗。(《医级》椒茱汤)

3、治飧泄: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去口。炒)。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恶痢久不愈者,弥佳。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普济方》椒术丸)

4、治元藏伤惫,耳聋目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暴干捣罗取红秤一斤,再捣为末),生地黄七斤(肥嫩者)。上二味,先将地黄搀绞自然汁,铜器中煎至一升许,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圣济总录》椒红丸)

5、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川椒一两(去目并闭口者,慢火炒香熟为度),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上为细末,粳米饭和丸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椒丸)

6、治飧泄丸(《普济方》):苍术二两,川椒一两,上为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温水下。

7、治齿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疗本草》)

8、治寒湿脚气:川椒二、三升,稀布囊盛之,日以踏脚。(《妇人良方》)

9、治肾风囊痒:川椒、杏仁。研膏,涂掌心,合阴囊而卧。(《仁斋直指方》)

10、治久患口疮:蜀椒去闭口者,水洗,面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饭压下,重者可再服,以瘥为度。(《食疗本草》)

11、回乳:花椒10~15克,加水400~500毫升,浸泡2小时,煎煮至250毫升,加红糖50~100克。于断奶当日趁热1次服下,每日1次,连用1~3次。(《食物药用指南》)

12、治冷痢:花椒(微炒出汗)0.9克。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5版)》第159-160页,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一版。

2、《国家药典中药彩色图鉴》第204页,中国古籍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

3、百度百科词条“花椒(中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

4、百度百科词条“花椒 (芸香目芸香科植物)”。

【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以医生诊断和处方为准,因擅自服用造成不良后果者,本号概不负责。(内容来源:风物大观)

看更多莱州事

分享让更多人知道

文章最后可以写评论

掌上莱州合作热线18561091713 法律支持·山东文景律师事务所·莱州北苑路财富大厦13/14楼·1386388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