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高回报,手法简单,极易传播、仿效……众多“便利”条件下,电信网络诈骗犹如“病毒”一般,借助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侵蚀着社会的各个角落。近年来,城区公安机关与有关部门、街道、社区和志愿组织联动,通过加强宣传预防等形式,掀起全民反电诈高潮,高压遏制电诈。近日,记者就群防群治、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话题,走访了城区公安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警向群众发放资料,宣讲反电诈知识。

电诈花样不断翻新

令人防不胜防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不法分子利用通信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基于丰富详细的公民个人信息,根据受害者特点量身制作“剧本”,步步设套、引人上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目前,公安机关已掌握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类型不下两百余种,但是总有新型诈骗手段出现。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花样翻新,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骗子做不到。”采访中,城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陈史凡警官告诉记者,并列举两类典型案例,提醒群众注意防范。

企业员工签名庄严承诺,坚定反电诈决心。

案例一:“黑产”盯上在校学生,沦为洗钱工具。

只要用自己的微信或支付宝收款码,替他人代收款,就能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看似简单的“赚外快”,殊不知这种行为是在帮助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洗钱”。就在今年,城区某在校学生晓晓(化名),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执行逮捕。

去年,晓晓在网上看到一则帮忙收款即可赚佣金的广告。在金钱的诱惑下,晓晓将自己的收款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出租给对方,这种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轻松赚钱的方式,让晓晓“陷入”骗子的圈套。为了钱能够来得快些,晓晓还把这一赚钱方式告诉周边的同学,拉拢同学参与其中赚取“介绍费”。直到公安机关上门时,晓晓仍以为这是正规的赚钱方式。最终,为了千余元的蝇头小利,最终面临刑事追责。

“这并非个案。”刑侦中队的黄队长告诉记者,在当前买卖银行卡账户等渐成黑灰产业链形势下,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了以学生等为主的年轻群体,以兼职、收购等为由,引诱这些群体把自己的银行卡或者收款二维码出售、出租给犯罪团伙。“从近年来破获的案件看,受雇开卡、收款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00后人员占多数,辍学的社会闲散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及在校学生成为主要目标。这些群体社会经验欠缺,贪小便宜,法律知识淡薄,受利益驱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令人惋惜。”黄队长告诉记者。

案例二:“杀猪盘”诈骗,骗你没商量。

“美女突然出现,照片里如此娇艳,投资理财上线,赚了钱还能奔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诈骗套路在上演……”一首反诈歌曲《恋爱警惕杀猪在上演》把诈骗案例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前没有关注过反诈骗宣传,不知道这是‘杀猪盘’诈骗……”,提起自己在虚假平台上购买区块链被骗20多万元的遭遇,小程(化名)感慨万千。

去年底,城区小程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一位“好友”,在博得小程的信任后,“好友”开始向小程介绍“区块链”投资。第一笔投资1万元,小程提现1千元,第二笔投入6万元,提现6000元,尝到甜头的小程对“好友”彻底放松了警惕,此后相继投入20多万元。就在这时,软件无法登录,“好友”也联系不上了,钱再也没有拿回来。

“‘杀猪盘’诈骗,实际上就是打‘感情牌’。”黄队长表示,犯罪嫌疑人打着谈恋爱的幌子,与受害人密切联系,博取信任后引诱他们在虚假投资平台充值。虽然充值后受害人可以操作账户资金投资,但都属于模拟性质的交易。实际资金在充入账户后就立即被分批转走,并立刻取现了。

“看似犯罪手法很多,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电信网络诈骗无疑就是抓住有些人贪小便宜、思想意识淡薄。”陈警官告诫大家,防范电信诈骗要注意“四不”原则,即: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遇事不要慌,多核实、多确认,联系警察来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电诈进校园,筑起校园“安全线”

全民反诈出奇招

人人守护钱袋子

陈警官介绍,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该分局推出“3×3”闭环打击模式,也称“三研三查三打”模式,持续掀起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潮。

“三研”即三级研判,从市局、分局到专班,“三查”即查通讯、查窝点、查资金流,“三打”即常态快打、类案专打、专班专打相结合,多维度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

自去年起,该分局强力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集中抓获了一批“两卡”违法犯罪人员,打掉了一批“两卡”违法犯罪团伙及窝点,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一记重拳。

该局着力构建“全警反诈、全民反诈”新格局,多次召集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位制定一系列措施,推进“全民反诈”创建工作。陈警官说:“金融机构站在反电诈前沿,把风险遏制在前端,发挥银警联动优势,通力协作,形成联合整治的高压态势,才能从源头上铲除电诈案件滋生土壤。”

此外,利用节假日时机,在人流量多的地方,组织开展大规模防诈宣传攻势。除在公共场所悬挂横幅、标语等传统形式外,在公安机关的主导下,该区街道、居委、物业、志愿者协会多方形成合力,采取上门、入户、见人方式“地毯式”宣传防诈知识,通过常态化宣传,把防诈知识送进家庭、送进学校、送进企业。

为筑起全民防诈“金钟罩”,该分局还组织全体干警劝导市民下载“防诈神器”——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该APP的手机用户可实现在线预警,同时推送至辖区警方,再结合反诈中心的回访能力补充,实现对被侵害人的秒级回访和劝阻;不仅有防诈预警、防诈知识案例,还能进行身份核实,通话音频录制等实用功能,并通过全警劝导安装,做到“亲朋好友动员装,智能手机全面装,辖区居民人人装、企业门店家家装”,让群众了解防诈知识,全民共筑防火墙。据统计,自今年开展反诈宣传和推广反诈App以来,全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逐月下降,与去年同比减少40%,效果十分显著。

“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打击要从‘大水灌溉’到‘精准施治’,宣传要从‘多点开花’到‘铺天盖地’,逐步提升群众意识,把全民防诈提升到全民反诈,这是全体公安干警的目标。”城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文科对记者说。同时,他也再次呼吁市民朋友:一定要谨防电信网络诈骗,捂紧自己的钱包,切记不可轻信陌生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让犯罪分子无缝可钻。

在疫苗接种点宣导安装“反诈神器”,疫苗、反诈“双接种”

记者 张文滨 文/图

来源:汕尾日报

微信号:haifengnews

新浪微博:海丰微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