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它绿树成荫,依山傍水,山涧鸟鸣,这里是孩子们探索的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孩子是自然之子,他们可以每天在树林里爬树、趟水坑、翻滚、撒野、探索自然、制作工具,甚至玩火。他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每日与“自然”为伴,户外就是孩子们的“自然实验室”,他们竟然把大森林也搬进了幼儿园,这里就是位于溧阳市最北部、地处美丽的神女湖畔、瓦屋山脚下,坐拥5000多平方户外面积的偏远乡镇幼儿园——竹箦中心幼儿园。

十年来,溧阳学前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角角落落,作为在溧阳乡村幼教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几年的老兵,有幸亲历了我市乡村幼教在这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零星散落的村办园”到“集团化融合办园”,从“教师中心”到“幼儿为本”,从“关注教材”到“关注资源”,从“依赖课堂”到“回归自然”,竹幼人乘风上行、破浪逐新,秉承生态理念,依托资源优势,成就自然乐园,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蜕变。

变革一:从“散”到“聚”的转变

竹箦镇位于溧阳市西北部,地处溧阳、金坛、句容三市交界处,辖18个村委会,镇域面积183.6平方公里,2015年前,幼儿园的管理体制都是附属小学办园,以及十多个散落在村庄的村办幼儿园,还有一个私人民办幼儿园,经教育局统筹规划、在集团化办园的高位引领下,首先对私立非法办园进行了坚决取缔,几年中对一些规模较小、设施较差、管理、师资水平、保教质量较差的各个村庄小办园点进行合并,纳入到中心园统一管理,凝聚了办园力量。

几年中,政府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提升硬件办园水平。2014年,政府投入4000万左右新建了竹箦中心幼儿园;2015年6月,政府投入600多万元按省优标准易地新建了余桥实验幼儿园;2020年,政府投入800多万加固改造前马幼儿园。

2015年9月,竹箦中心幼儿园经市教育局规划布局为独立建制的园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管理;2016年9月,前马幼儿园从前马小学分离;2018年9月,余桥幼儿园从余桥小学分离,全部归并到竹箦幼教集团,几年时间竹箦幼教集团逐步形成了四个办园点(竹箦、前马、余桥、陆笪)的办园模式。

竹幼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办园的优势,集中资源、优势共享、集体决策、集约管理。在面临4个园区的管理大背景下,统筹考虑,全盘规划,成立了集团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开发中心、后勤服务中心三大部门统筹管理。集团组织架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身兼数职,他们既是集团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各园区的执行园长和骨干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陆笪幼儿园作为全市人数最少、办园规模最小的美丽乡村办园点创建为常州市优质园,2020年余桥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优质园,竹箦镇在2016年成功创建为“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实现了全镇幼教水平提升的全覆盖。

变革二:从“弱势群体”到“高度重视”,教师角色身份的转变

十年前,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保姆”“打工者”“临时工”种种的身份定位,让幼儿教师成为了整个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极大的削弱了专业的自信度和积极性,降低了职业自豪感和归属感。从2011年开始,政府高度重视,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三年行动计划》,一方面全力保障幼儿教师待遇,切实解决了幼儿教师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另一方面,每年逐步给予更多数量的考编名额,鼓励教师通过努力进入教师编制队伍,并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方案,通过“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十年中,竹箦幼教集团在编教师数量从原来的1人增加到26人,溧阳市及以上四类优秀教师从零增加到9人,教师考证考编人数急剧上升,据说2021年即将出台的幼儿园园额制考核方案即将出台,极大程度调动了全体教师工作的热情,也正在激励着一批批竹幼人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革三: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转变

2018年,竹幼教育集团在溧阳市教育局与江苏省教科院幼特教所《课程质量提升项目组》的引领支持下,开启了“提升课程质量”四部曲历程:

1.导师引领——精准把脉,助力前行

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了以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全面落实课程游戏化项目新突破。

2.自主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体保教人员聚焦问题、自主学习、智慧分享,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利用一切机会,勤钻苦研五大领域目标、通识性材料、核心经验梳理等,厚实《指南》解读的功底,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游戏化的核心内涵。

3.日常教研——话题共研,思维碰撞

日常教研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大家聚焦问题,以行动研究、个案研究为突破口,通过现场体验、阅读分享、沙龙活动、园本研修等多种方式让交流成为一扇窗口,通过多层次、高质量的交流活动,力求用专业的力量支持儿童力量的持续生长。

4.成果辐射——抱团成长,别样精彩

积极发挥项目组引领作用,通过园区之间的辐射、集团和帮扶园之间的辐射,全面推广,抱团成长。

一方面依托课程质量项目组的研究,一方面借力市内园际之间的基地园、联盟园结对联动,另外,园内还打通课题组、常规调研组、教研组、青年教师的“种子教师成长组”等多条研究通道,组建了多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学习智囊团,教师在创生、对话、赋权中“抱团”成长。

变革四:从“小竹笋”到“青青翠竹”的蜕变

几年来,竹幼以“打造孩子向往的自然田园”为办园愿景,秉承“润物无痕,拔节有声”的办园理念,从2015年开始就致力于幼儿“自然探索实验”的方向,2016年获得“江苏省绿色幼儿园”称号;2017年获得常州市“幼儿园自然角生态环境创意评比”一等奖;2018年以“户外野区”为主题,面向常州市开放了全园的户外活动现场,并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2019年申报的《小小自然探索者园本课程的开发》获得了常州市第七届主动发展优秀项目,有八位老师开发的自然微课作品获全国一、二等奖,优秀教师自主生发的教育案例活动被收录为“春晖工程”精品课。

2020年,中心园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开辟了“我们的大自然”这片自然探索的实验天地,老师们基于园所资源,追随孩子兴趣,在自己的“实验田”里说干就干,开辟创设了“虫虫实验基地”“食育实验室”“花培实验坊”“自然博物馆”等自然实验场,相继生成开发了《百变芦苇》、《创想树、静享美》、《趣探蜗牛》、《山只羊》、《小土坑》等富有乡村特色的园本特色课程,让孩子和教师沉浸在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自然探究之中,实现百花齐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溧阳市在这十年的改革浪潮中,每个园所、每位教师都经历着诸多“不敢相信”的故事和蜕变,在“破”与“立”的革新中,在“新”与“旧”的更替中,研思合一,悟中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幼教人,我们都肩负着促进我国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使命,都应该拥有一种教育的大情怀、大智慧,这种来自于教育的实践智慧如一池秋水,一滴雨点、一缕雨丝,都是可喜的积淀。今后,我们将会立足乡村办园优势,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做教育的“农人”,守望生命的成长!

作者:溧阳市竹箦中心幼儿园 苗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