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通知》,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还包括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强化“减负”措施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瓦解“鸡娃”产业链?市场监管对“鸡娃”的影响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内官媒的报道,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校外培训市场总值在6000—10000亿元人民币,涵盖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等诸多重要教育节点,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

由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共同引发的“鸡娃”现象,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教育的焦点问题。

教育部2019年3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

“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很显然,“鸡娃”产业链的源头是升学焦虑,国内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而教育部文件清楚地表明,体制内教育机构(主要是公办中小学)与体制外培训机构之间的“里应外合”,强化了升学压力的传导,以素质教育为名、应试教育为实的产业链抬高了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部教育培训监管司的成立,很可能是迄今史上最严“禁补令”,旨在切断“鸡娃”产业链。

从教育“减负”进入国家最高层会议、针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采取顶格罚款、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2021年6月16日)等一系列举措来看,近期目标是打压校外培训的违规行为,而中远期目标恐怕还要规范体制内公办教育机构的录取标准。

强调教育公平,要么电脑排位,要么公开裸考!但是,直到今天,重点学校的招生录取标准竟然还是市场疯传的“内部消息”。

学区房、房产证、户口、课外辅导、考级、竞赛名次、占坑班……几乎每一次“内部消息”的关键词都可能造就一个产业。

而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之后,体制内的教育机构恐怕也需要监管,否则“减负”还会逐渐演变为学生家长主动要求“增负”的反转。

而业已形成的“鸡娃”产业链并不会瞬间消失,监管失效还需要一段发酵期,这就意味着此前形成的校外培训刚需还将存在。

而校外培训机构受到严格监管后,有可能收缩部分业务线,造成一定时期内的“供不应求”。

针对体制内名校升学的产业链在国内受阻后,市场需求有可能向海外名校入学方向扩展。与之相关的国际学校、国际班、海外中小学、留学培训等业务链条会更加活跃。

当然,根据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官方数据,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每年新增规模在60—70万人。相比2021年全国中考1400万考生、2021年全国高考1078万考生的规模,还相差甚远。

“鸡娃”的流向会影响出国留学市场,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造成严重“外流”。

“鸡娃”和家长的焦虑确实需要通过对体制内、体制外机构的综合治理才能有所缓解,这样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目标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