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拜登欧洲之行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欧洲,获得欧方支持来应对中国崛起。但在已经结束的七国集团峰会以及北约峰会上,欧洲各国对美做出的回应并不十分热烈。

G7峰会落幕,拜登挑拨离间失败

在G7峰会期间,尽管美英加三国要求七国集团中的欧盟国家采取更为强硬的对华策略,但从德法领导人的表态来看,拜登此行的目的并未完全达到。

在出席G7峰会之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在11日就表示,在一些领域如果撇开中国则永远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其称尽管与中俄存在分歧,但G7仍希望开展合作,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G7峰会结束后的1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接受采访时试图缓和局势,其表示“不要对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抱有偏见”,马克龙认为中国既是“我们与之合作以解决全球问题的大国”,也是一个“竞争对手”。

类似的论调此前默克尔也提过,而在此次北约峰会的联合公报中也将中国形容为“挑战”,虽然依旧将中国置于对手的位置,但相比美国一口一个“威胁”,欧洲的态度倾向于避免冷战,避免与中国的关系持续恶化。

外交部表态,相信欧盟会不断增强战略自主

在欧美峰会期间,也有外媒报道,欧盟有作出努力,让北约在公报涉华部分没有使用更强硬的措辞。对此分析指出,欧盟和美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其实是存在分歧的。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6月15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也作出了回应。

赵立坚表示,中方对欧盟的政策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一直将欧盟视为全面战略伙伴,始终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的团结自强,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方认为,中欧是全面战略伙伴,不是制度性对手。中欧之间的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多于分歧。

赵立坚强调,中欧代表着多极世界两支重要力量。我们相信欧盟会不断增强战略自主,不会被别国错误的对华政策绑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次欧美峰会不难看出,欧美的分歧在于前者是多边主义的支持者,包括欧盟也是多边产物,而美国如今的做法更倾向于搞小圈子、集团政治,其目的是为美国利益和美国霸权服务。当欧洲提出战略自主,不愿充当霸权工具开始,欧美之间的分歧其实就已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