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都有童年,却有着不一样的遭遇。

有人从小就习惯了父母的谩骂;

有人的家庭从小就不完整,父母缺少陪伴或是家庭破裂;

也有人活在父母的溺爱里,日复一日;

这些童年经历或多或少变成了童年阴影:一种最难被察觉的、影响最深刻的伤痛。

而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伤害,并用尽一生都在为童年的创伤买单。

你的所作所为都有迹可循

闺蜜安娜生活在一个看似很幸福的家庭,从小我们就羡慕她家条件优渥。小学时候她性格大方、很爱文艺表演,所以很招人喜欢,同学都爱和她玩。

上了中学后,安娜变得安静了很多,课余时间也是坐在位子上发呆,而且脾气也变得很火爆,很容易暴怒。

安娜在学生时期没有恋爱过,每每有追求者,都会被她拒之千里。工作后,在公司终于处了个对象,她自身也觉得对方值得托付终生。

可是就在快结婚前安娜变得很“作”,总是百般挑剔对方。还总是动不动就试探对方,稍微晚回家就大声呵斥、不停追问,就像个怨妇般。

这样歇斯底里地折腾了几次后,男生受够了,两个人也因此破裂,选择了分手。

而后她又开始期待爱情,但遇到爱情又想方设法把对方赶走,陷在这样反复的纠葛中,无法真正幸福。

而这一切的行为都来源于她的童年经历:父母经商,常年不在家,每次哄她就是买礼物、给钱,就是缺少对她真实的关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内在小孩”,而当在该有的阶段没有得到对应的回应、对待时,内在小孩便带着我们不断去寻求弥补,甚至伤害到别人。

就像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爱的安娜,潜意识其实极度需要、渴望爱,但是却不会处理爱,不愿意相信被爱,便周而复始地渴望爱,又拒绝展示自我真实需求。

童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心理学家说:“童年对一个人的生命影响深远,并非那些具体的经历和事件,而是当事人在经历和事件中形成的信念和思维。”

随着时间流逝,经历可能会被淡忘,但它早已化为潜意识,控制着你成年后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模式。

比如郑爽,童年时期父母对她实行军事化管理,并且要她学习很多她并不喜欢的内容。

她坦言:“我只有考试成绩很好,表演得了奖,进演艺圈,满足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爱,所以我一定要努力,要样样都得第一才会得到父母的爱,而我本人,是不值得被爱的。”

所以成年后的郑爽也非常渴望真实的关爱,但是骨子里却透着叛逆和对自由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在娱乐圈经常放飞自我,甚至在节目中常常任性而为。而在爱情里,更是每次爱上一个人后,敏感、用力、取悦,生怕被对方甩下。

就像在综艺节目中,郑爽和张恒之间就可以看出来,郑爽缺乏安全感,并且极力不断地向对方索取,并且要求对方不断地配合自己、填补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

只可惜张恒并不是个“合格”的配合者,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处处暗藏危机,并且爆出双方分手已久。而没有意识到自我问题的郑爽,在亲密关系中几乎很难找得到“合适”的那个人。

童年的经历就是如此,在你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如果童年时期经受过家暴、虐待的孩子,成年后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 如果童年时期父母很少满足自己的欲望,成年后便会生活失控,对购物/游戏容易沉迷;
  • 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忽视或谩骂,成年后会习惯于取悦讨好,做任何事都是为了得到注意和关心;

这些看似很常见、微小的经历都在不同程度上带给我们伤痛,在成年后的影响更是巨大又深刻。许多看不清真相的人,就这样带着童年的伤伴随自己一生,影响着生活、爱情、人际等。

如何才能看见童年的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而治愈童年归根结底是要先回到“小时候的自己”,去客观地看待自己曾经的经历后,与内在的小孩和解。

当然我们探知童年,不是为了归罪父母或家庭,只是让自己现在的不合理信念、不畅快行为,有正确归因。

而且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哀悼自己失去的,承认自己从未拥有过的,让自己真正“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