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我们谈了在西东汉非常著名“幽州突骑”,从汉朝开始因为长期对匈奴作战的燕赵大地,具备了很强的骑兵优势。所以,幽州突骑盛名天下。在大汉的四百多年时间里,河北群雄成为定鼎中原、坐稳天下、抵御非中原政权进攻的重要力量。

如果说幽州突骑在汉武帝时期名扬天下的话,东汉得以建立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平灭、收拢河北群雄”,而渔阳郡的突骑对刘秀平定天下更显得重要。

王莽、刘秀时期的北京东部地区

在那时,北京东部地区也开始耀眼于青史,例如本人的故乡顺义在那时也很了得。逛了一次顺义区博物馆,有感于实物史料难以贯穿整个北京东部地区、顺义的历史,我便开始写文章,通过史料来贯穿这几千年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到东汉,终于有了让顺义人比较自豪的地方,渔阳郡、顺义在东汉成立过程中,算得上是个耀眼的地方。比如赫赫有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中的王梁、吴汉等都曾在那里出生、工作,前者本身就是今天的密云人,后在狐奴县(今顺义区河东地区)做县令;后者则是河南南阳人、后在安乐县(今顺义河西地区)做县令;平灭公孙述时期崛起的张堪(河南南阳人,吴汉的下属)也任过渔阳郡太守,曾在狐奴县推广8000余亩水稻,在其治理下的渔阳得到很好发展,史称其为“渔阳惠政”。

在惜墨如金的古代史书中,能留下一行史料的人就非常了得了。这三位则不是一行的问题。在之后的文章中,我将对他们专文给予介绍。

三人所在时期都是王莽、刘秀建国时期,因此,这二位大领导要好好介绍一下。

近几年经常有一个名词儿出现用以评价刘秀,这就是位面。我对于小说并不了解,经过查询才知道这是在说刘秀得天下容易、有上天眷顾的意思。然而,刘秀得天下容易吗?如果容易就不需要用十三四年的时间来平定天下了。同时,也不用自己的兄长被杀还要跑到仇人面前,假装对自己的兄长被冤杀而高呼:我主英明、我哥该死!

王莽改制与其道德化评价

同样,对于王莽的评价问题,历来有争论,近几年更有一种说法是王莽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许多政策都具有超越历史的先进性。例如广泛推行“朝廷化”、终结奴隶制、打击奸商、分配土地抑制地主豪强等。

上述这些内容很让人疑惑,那个时候的皇帝怎么会有如此先进的思想。其实,这种“简单化历史”的说法对于历史的破坏性还是比较大。王莽的的改革不是从后世“穿越”,而是“复古”,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同一个现象,在两千多年前有,那是因为他为了彰显自己篡位的合法性,而对三千年前进行了一定的“抄袭”

王莽的改革之所以失败,不仅在于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更在于失去了整个统治阶层(官员、前朝官员、有钱人)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莽改制的内容很多,例如币制改革、金融改革、民族关系政策、文字改革等,有的很有开创性,有的则属于劳民伤财。例如币制改革的混乱、浅尝辄止,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则是一种大的伤害。最终获利者反而是那些富人。由此,可以说,王莽改制并非“戏谑历史者”说得那么先进、奇怪。

王莽改制造成有钱人愤怒、没钱的人的恼怒,最终,王莽被全国各个阶层讨伐。刘演、刘秀兄弟与绿林军结盟后,迅速打败王莽。但令人遗憾的是,

弱势之君汉光武帝,得到天下并非很容易而是很难

刘秀乃是弱势之君,之所以被一些人觉得得天下很顺利。那是他在公元22年,17岁才起兵。而那时王莽天下已经乱了,自从17年开始,因为“托古改制”失败导致天下大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的败仗也不止一两次,最终王莽军在昆阳发生大战,王莽精锐部队因为轻敌而惨败。三年平灭河北;一年灭赤眉;七年收复陇西;一年收川蜀。利用了12年的时间才统一天下,可以说,刘秀打天下打得并不容易。

昆阳大战时,刘秀率兵七八千,幽州突骑援军一万二三,兵力二万多,而对方竟然高达42万。可以说,这场战争是王莽与刘秀之间的决战。刘秀的不容易与勇猛皆在此战中,我们下下文将进行详细阐述。下文我们主要谈谈幽州铁骑。

王莽覆灭后,刘秀的哥哥刘演被杀,他又被带领老弱残兵去收拾正处在群雄割据的河北。哪知,利用河北的强兵强将,刘秀竟然咸鱼翻身,不仅毅然称帝最终还统一了天下。而这时,一场渔阳郡太守的反叛行动却突然发生,刘秀只得御驾亲征。这就是著名的彭宠反汉。

彭宠反汉我们将在下下下文详细介绍此事。由此可见,王莽改制并非多么先进,刘秀得天下并不容易根本不是什么上天眷顾——一靠天下大乱,二靠敌人轻敌,三靠自身善于笼络能人,四靠自身能力异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