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是中篇。熊本熊和熊野都带有熊字。

在建造山汐丸号的同时,实际上,另一艘陆军以M丙型特殊船为名义的航空母舰也在建造,令人啼笑皆非。

1、建造背景

考虑到这艘船的官方定义:特殊船(类似于美国海军APA攻击运输舰)的设定,专门建造一个有着飞行甲板的东西真的不合适。如同下方的摄津丸(Settsu Maru)实际上用起来区别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一的解释是陆军手痒了要自己造航母。事实上两艘熊野丸级一开始在计划之中是和摄津丸类似的登陆艇母舰,但是在1943年8月陆军对于海军对护航的无视而愤怒,直接决定独走设计自己的航空母舰——毕竟没有陆军能够忍受喂鲨鱼的结局。

最后陆海军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开始用TL型油船改装商船航母,因为计划延误连铆钉都没有出现的熊野丸号却莫名其妙的被带进了计划,最后陆军干脆病急乱投医把她改造成了M丙型(有飞行甲板的特殊船)设计。

2、具体设计

整艘船的全长152.7m,宽19.577m,吃水7m,排水量11360吨。因为开工时已经是1944年,在维持特殊船的布局同时采用第二批战标船的结构,整体上大量简化构造,以直线型取代曲线以节省人力物力,动力上装备两台甲50型1号5000马力齿轮减速蒸汽轮机配4台锅炉,单轴推进,航速19节,续航力6000海里/17节。总体布局类似秋津丸号,和山汐丸号相比与海军有较大不同,但是排烟采用的是和海军航母类似的弯曲烟囱。

熊野丸级线图

熊野丸级的飞行甲板尺寸为110.0 x 21.5m,配备一台升降机且没有突出甲板的舰桥,拦阻索为陆军自己研发的KX式,和秋津丸号相同。注意众多英文资料宣称其不具备拦阻索的设计是完全错误的,且不知为何流传甚广。

最有特色的是,熊野丸级在拥有机库的同时,保留了携带13艘大发的能力。舰体内部有一个登陆艇库可以存放搭载兵员的登陆艇,在使用时它们可以从艉部打开的舱门处被牵引入水——事实上类似于后世的两栖攻击舰,但是回收就必须依靠起重机。不过陆军保留这个功能的原因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1944年的环境怎么可能让日军如此优哉游哉的登陆呢?这样的运输船在需要登陆艇运送物资的环境下又毫无生存力……

舰载机方面熊野丸级留用搭载在秋津丸号上的Ki-76观测机,计划携带8架执行反潜任务。同时还有携带旋翼机的计划,数量可能和秋津丸号相同。但是熊野丸号从来没有搭载过哪怕半架飞机。当然,作为飞机运输船她可以携带37架Ki-84战斗机,虽然也没有搭载过哪怕一个飞机零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野丸号1/700模型,甲板上就是Ki-76,注意悬挂的旗帜不是海军旗

相比之前的陆军航母,熊野丸级的火力大大加强。8门八八式75mm高射炮以左5右3的方式布置在飞行甲板两侧。艏艉甲板上分别装备2和4门九八式20mm防空炮,同时由于陆军不会造深水炸弹,在艉部安装两座4.7英寸迫击炮反潜。

3、建造和服役

熊野丸级计划有两艘,熊野丸号(Kumano Maru)和时津丸号(Tokitsu Maru),前者名义上属于川崎汽船社,后者则属于日本海运,但是事实上完全被陆军控制。

尽管理论上是战时应急产物,但是1944年8月15日熊野丸号才在日立因岛造船厂开工,次年1月28日下水,直到3月31日才勉强服役,却发现美军已经在冲绳登陆,日本的运输体系已然崩溃。在美军潜艇的绞杀下,执行南号/北号作战的运输船损失惨重(例如日向号航空战列舰一路上曾经被26艘英美潜艇监视),熊野丸级毫无存在意义。

于是陆军把熊野丸号在陆军船舶兵的大本营宇品系留,作为防空炮台和炮手训练船使用,也因此躲过了鬼畜的扫荡和核爆全身而退。

1946年,熊野丸号加入第二复员省的大军开始承担遣返“开拓团”和军队。一个烟囱直接树立在飞行甲板上,机库改成了宿舍。

被搁置的熊野丸号
搁置的熊野丸号,1948年神户

在完成复员船任务之后,日本人曾经试图把熊野丸号改成商船,毕竟这货就是从商船改造的。

但是盟军司令部认为,这货是航母,所以说是军舰必须拆。

“一个生物长得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走路像鸭子、那么它就是鸭子。”

于是熊野丸号在1948年8月被拆解,但是残存的船底被川崎神户造船厂留用,改造为1000吨浮船坞使用到至少197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复员船的熊野丸号
《论如何废物利用双层船底》
1972年的神户,图片中心最小的浮船坞就是熊野丸号的残余

时津丸号在日本投降之前没有下水,甚至不具备航母的形态,遂在战后重新作为普通商船建造。

搞笑的是,相比起海军,陆军的航空母舰反而实实在在的为日本人民做出了正面贡献,这其中是不是有些讽刺呢?

好,很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