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之上从来就不缺少英雄传奇,从人们熟知的春秋战国、三国鼎立,真实的历史在说书人的口中虎虎生风,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偶像。

除却真实的事迹,文学作品中也无不蕴含着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宝莲灯、西游记,一部部的志怪小说同时也是一部部英雄的颂歌,但是这其中有一位翘楚,单单一部书便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描写的惟妙惟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水浒传》,众所周知,《水浒传》的写作依托了一伙在宋朝以宋江为首的山贼为原型,这样一来,便有了许多的其他小说与《水浒传》相似,这其中便有一部《荡寇志》,但是尽管原型相同,可书中人物的命运可是一点都不一样,尤其是我们熟悉的黑旋风李逵。

一、天杀星

李逵原本是一个乡野当中的莽夫,后来因为杀人逃亡,机缘巧合成为了一个牢头,又遇到了宋江,才开始了人生中的新篇章,就这样才有了之后的传奇故事。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毫无疑问是杀四虎的故事,具体讲的是李逵在梁山安定下来之后,希望将母亲接到梁山享福,但是在路上遇到了李鬼,放李鬼生路之后发现被李鬼欺骗,又折回杀掉了李鬼,但在护送母亲的路上,因为外出打水导致母亲被山中的老虎杀害。

于是李逵只身闯进了虎穴,一人杀掉了一窝四只老虎,被人举报后受到官府收押,后又被李云、朱富二人搭救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表现出了李逵的勇猛,更是将其塑造成为了一个为母报仇,竭尽所能尽孝的孝子,终归是一个正面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江州劫法场的桥段中,李逵的形象却不怎么光彩,为救人李逵在街上持着双板斧,在人群中杀了个来来回回,其中砍伤砍死了无数的平民百姓,似乎李逵在当时就是一个无情的杀人机器,也正应了他“天杀星”的名号。

李逵不仅武力超群更是心狠手辣,之后为了逼迫朱仝上梁山,甚至狠心地杀死了小衙内,可见其心狠手辣的程度,并且在之后梁山的大聚义、闹东京等行动当中,也都有李逵的身影,在战场上左劈右砍。

二、李逵的死

就是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在不同的小说中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结局,首先是在我们熟悉的《水浒传》中,李逵活到了梁山被招安又远征方腊之后,这个时候梁山原本的好汉已经所剩无几,大多被高俅等奸臣害死在了朝中或者战场。

在远征方腊结束之后,宋江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果不其然高俅就差人送来了不得不喝的御酒,宋江考虑到李逵十分的重义气又直率,自己被朝廷的御酒毒死,李逵八成又要回到山中,扛起聚义的大旗为自己报仇。

为了李逵能够有一个善终,宋江直接找来了李逵,在李逵不知情的情况下劝其饮下了毒酒,随后向李逵袒露了事情。李逵面对自己将死的事实,十分的坦然,表示自己活着的时候当了宋江的小弟,那死了之后,也是宋江手下的小鬼,愿意继续为宋江鞍前马后。

对于一个梁山上的草寇,能够有一个为了尽忠而死的结局,可能是其能够收获的最好的结局了,可是俞万春所著的《荡寇志》当中的李逵,可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单从《荡寇志》这样一个名字就不难看出,作者对于历史上梁山宋江一行人的行径是带着否定的态度的,并无意为其正名,而是选了一个寇字表示对其的轻蔑。

而《荡寇志》中的李逵,同样是为数不多的讨伐方腊之后在世的梁山将领,但其实是被唐猛等人在高粱活捉,挑断了脚筋手筋,甚至书中还描写高粱等人活捉李逵时,像是几个人按住了一头野猪,可谓是极尽羞辱之能事,后被押运回都城汴梁,被处以非常之痛苦的凌迟之刑,在痛苦当中结束了其一生。

三、差别背后的原因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会出现一个相同的疑问,那就是同样作为梁山好汉,在小说中的作为也相差无几,为何《水浒传》中李逵就能死的体面,而《荡寇志》当中李逵却死的如此憋屈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主要原因在于《荡寇志》作者俞万春的经历

俞万春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虽然一生中没有正式地获取过官位,但是在其所在的清朝正是时局动荡的年份,四地的农民起义运动可谓是风起云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俞万春随着父亲四处镇压农民起义,对于种种“造反”行为,俞万春可谓是深恶痛绝

甚至俞万春创作《荡寇志》的初衷,也是为了抵消《水浒传》对民众的影响,其《荡寇志》当中的英雄好汉在受到冤屈,面对困难的时候并没有选择落草为寇,而是主动的去帮助朝廷去镇压反叛势力,以证明自己的忠心,从而获得沉冤昭雪的机会。

这样一位作者,一部带着这样目的的的小说,像是李逵这样杀人成性的山贼,自然逃不开朝廷的制裁。这样看来,在《荡寇志》中李逵落得这样的结局也就并不奇怪了

四、总结

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一百个作者笔下,一百个哈姆雷特有着不同的结局,似乎也不难理解。对于李逵在《荡寇志》当中的结局,我们可能会有些唏嘘,为英雄的垂暮叹一口气,但是在了解俞万春的创作背景与初衷之后,似乎李逵的结局也不难理解了

这似乎也在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自己一时间无法理解的事情,不要妄下结论,经过了解背后的原因之后我们也许也能够表示理解甚至是感同身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我们自己被打脸,也能够减少社会上出现很多无谓的纷争,分散我们生活与工作的精力,影响我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