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名单?

黑名单指的是所在行业的人员、信息等媒介由于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或企业制度等,被列入黑名单。

黑名单这玩意我们在坊间听说过很多次,但想见到,真的挺难,很多人甚至怀疑没有这种东西,但这玩意笔者也可以确定地告诉你,都有,只不过在不同的公司、不同行业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比如:企业黑名单、媒体黑名单、求职黑名单、就业黑名单、等。

笔者今天就带网友们“鉴赏”一下金融行业的“黑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解释一下笔者为什么有这份金融行业黑名单呢?

用爆料人朋友圈公开的话来说就是:

有人居然处心积虑去入职某公司勾引男同事,然后说自己怀孕要营养费,骗取多位男士补偿款。

所以她也上了这份黑名单。

这份名单因为涉及面太广,全国各地1400多名金融从业人员都上了榜,笔者就不公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这黑名单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有多家公司挂职,CV做假,流水假,简历造假,无业绩,混底薪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这因秃头进黑名单的。

利用空壳投资公司高管履历,获团队运营经费几十余万元后,无业绩,并中饱私囊,态度恶劣,不肯退还,后又就职于xx等三方,无业绩混底薪。

还有殴打人事,被拘留过的

还有因为某领导人,导致整个团队都被封杀的。

还有各类履历造假、身份造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这类一刀砍的,混子、骗子、年纪大的……

为什么职场会有黑名单这种东西呢?

说白领,老板开公司就是为了赚钱,老实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但职场就是有那么一些“垃圾人”

1、做销售的,进一家公司混3个月底薪,然后离职,一年可以混3-4家,完美。如果同时在好几家就职,可以获得好几份底薪,只要错开每个公司考勤的时间差就可以。


2、陈述的实际不相符,很多求职者在求职时候,对过往业绩和履历有过分夸大。当然,每个HR都接受适当的美化,但是过分的美化,最后啥效益也没产生,就会导致公司业绩、管理层、HR一起受罚,做不到为什么要吹牛呢?这人品德不行。


3、面试时说未婚未孕,过了3个月试用期,告诉你怀孕4个月了,然后每天消极怠工,等休产假,休完产假然后直接提离职了。

遇到这类垃圾人,不说老板了,多少HR为此也丢了工作。

当然,这样的黑名单准确率有多少?准确率真不好说,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比如,挂职,离职证明作假,没业绩,履历造假、恐吓HR、团队合伙骗工资、性骚扰、等等。

信息来源有几个方面:

1、过往同事、leader的评价
2、背调
3、信用评价等。

虽然这类黑名单里的内容多数可能是真实的,但因为HR、背调公司、leader的角度不同,主观意愿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类信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这类黑名单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企业借助黑名单来过滤应聘者,虽然能提高一些招聘效率,但万一,有些HR,有些leader就是为了抹黑一些员工呢?或者故意提交抹黑的内容呢?这种真实性谁来确定呢?

尤其是近两年,裁员事件越来越多,一些非客观的、情绪化的标签都统统贴给了那些刺头员工,而这些求职者一旦被贴上标签,这辈子基本就废了。细思极恐啊……面试公司可以尽情贴标签昂?hr岂不是想黑谁就黑谁?靠这个东西玩网络暴力的话……

而这些被侵犯了隐私权和名誉权的员工,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的!

知识多一点:

八卦到这就结束了,看完热闹,我们还是要来学点知识,不是笔者笑话金融行业low,还用e'xcel这么low的东西来做黑名单。

笔者给大家公布几家使用某产品的后台,看看我们互联网高大上的产品。

大家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这比传说中的“黑名单”厉害多了吧,一辈子的阴影。

金融人跟互联网比恶,那真的是小弟!

写在最后:

难道这些产品跟行为不属于非法搜集别人的隐私信息?难道这不是违法吗?平台标注候选人,或许平台初衷是为了方便客户来识别求职者,但笔者不得不质疑这一现象,如今职场环境恶劣,笔者相信有这样的软件、这样的行为存在,背后恶意标注的现象也绝对不会在少数。另一方面,部分软件公司跟HR因为数据不完整或者变更,导致出现“误伤”的情况也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行为,笔者不是专业人士,这样的行为违法不违法不好断定,但笔者引用律师岳屾山的一句话,不论是提供方,还是最终买卖方都属于违法行为。

1、主动提供,如果说用于买卖,我认为属于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非法提供显然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购买的这一方也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

2、公民个人信息的买卖经常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易,需要平台履行自己的主体责任, 并且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

3、在验证的环节,使用视频的手段进行验证,这样的信息买卖可能会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