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淡水小龙虾健康养殖技术探索

_张欣

东港市长山镇俊皓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7年秋天从安徽引进小龙虾苗种室外池塘越冬后,2018年池塘养殖试验成功,并成功孵化出小龙虾种苗,为2019年的小龙虾扩大养殖规模奠定了基础。2020年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小龙虾市场需求表现不一,南方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北方地区的小龙虾养殖热情不降反升,2020 年带动新开发养殖面积约370亩,辽宁东港地区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近1 000亩。

一、池塘准备

1. 池塘条件 2018 年秋冬季节,租赁周边14个养鱼池,共102亩,进行清淤、修整池坝、修建环沟。池塘底质为黏土,便于小龙虾打洞。环沟深度不超过70厘米,宽度6米左右。池坝坡度约1∶1.25,坝高1.0米左右,保证环沟最高水深不小于1.5米,有利于提高小龙虾越冬成活率。池坝坚实,保水性好,池塘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设有120目的过滤网,防止鱼卵进入养殖池塘。养源为本地一座水库排放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清新无污染。

殖水

2.防逃设施 池塘修整好以后,放苗前就要做好防逃设施。正常情况下,小龙虾生长到性成熟后或者下雨时会爬到池坝上。小龙虾放苗时虽然没有达到性成熟,由于应激反应也会爬上池坝。小龙虾养殖池塘的防逃设施与河蟹池塘养殖的防逃设施一样。

3.池塘消毒 2019年春季池塘进水之前,每亩施用生石灰100千克,彻底杀灭池底细菌、凶猛鱼等敌害生物。

4.移栽水草 水草在小龙虾池塘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净化水质、为小龙虾养殖期间提供约30%的饲料来源,还能为小龙虾蜕壳、产卵和躲避天敌提供隐蔽场所,避免互相残杀,提高小龙虾苗种培育的成活率。

池塘消毒、进水,中央滩面水深20~30厘米移栽水草,移栽时行距和株距均为3米左右,每亩移栽100千克。放苗前的水草覆盖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以上。越冬期间池塘的水草覆盖率要达到60%左右。

5. 其他准备工作 当池塘水温达到 15℃以上,环沟水深100厘米左右,施用过硫酸氢钾改良底质,其次施用碘制剂消毒,最后用氨基酸和复藻种等进行肥水。过2~3天可以放苗。

二、苗种放养

2019年4月中旬,放养本合作社2018年秋季培育的规格为160~200尾/千克的健康无病害小龙虾种苗,密度为8 000/亩左右。

小龙虾苗种放入池塘前,在池边先用池水冲浇5~10分钟,让虾苗充分吸水,然后放入V C 、葡萄糖水溶液中分别浸泡,减小虾苗的应激反应,杀灭虾苗体表的寄生虫和病菌。同一池塘放养的小龙虾苗规格尽量要整齐,而且数量一次性放足,以避免小龙虾争夺领地,减少互相残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养殖期间的管理

1.饲料投喂 小龙虾幼虾阶段饲料蛋白质水平大于 30%,成虾阶段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大于20%,每天投喂量为池塘小龙虾总重量的2%~8%,以大约2小时吃完为好。上午、傍晚各投喂1次,均匀投喂到池塘水位线以下30厘米处,上午投喂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全天投喂量的70%。阴天下雨、高温季节适当少投喂或不投喂,避免饲料的浪费。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活动、天气情况等适时调整投喂量。

2.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控制好池塘水质,保证池塘水质清新。每天两次测量池水的氨氮、亚硝酸盐、溶氧、pH等水质指标。每隔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0%左右,换水时先排后加。养殖期间环沟水位维持在100厘米左右。

3.其他日常管理 要建立日常巡池制度。每天早晚各巡池1次,白天注意检查池塘防逃设施有无损坏,池塘保水情况,有无残饵,观察水质变化、池塘水草生长情况。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小龙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暴雨来临前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池埂是否塌漏、防逃设施是否牢固,防止逃虾和敌害进入。

四、病害防治

小龙虾养殖期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在放苗之前,做好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选择优质健康的苗种,苗种放养要进行消毒。养殖期间定期改底消毒,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对症用药,以免造成减产。

养殖期间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制剂、乳酸菌以及维生素等药物,制成药饵投喂,保肝护肠,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收获及第二次放苗

经过 45 天左右的饲养,小龙虾个体重达到20 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及时分批捕捞,捕大留小,可以降低池塘小龙虾密度,促进小龙虾生长,也能降低成本、提高规格、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到2019年6月末基本捕捞干净,平均亩产约130千克,成活率约80%,亩利润3 000元左右。

2019年7月初,小龙虾养殖池排水晒池,晒至龟裂后再次用生石灰消毒、进水。8月初放养第二批苗种,规格120尾/千克左右,每亩放养8 000~10 000尾。在正常养殖管理情况下,经过1个月的精心饲养,到9月初,第二批小龙虾个体体重可以达到2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继续开始分批捕捞,捕大留小。截至2019年9月下旬,陆续捕捞出养殖池内70%左右的小龙虾,分别作为商品虾和种虾销售,剩余30%的小龙虾留作种虾。

第二批放养的苗种规格比第一批的略大一些,目的是缩短养殖周期,使小龙虾早日达到商品规格,既可作为商品虾进入市场销售,又可作为种虾销售给养殖户。同时,放养大规格苗种可以使小龙虾提前性成熟,提前交配产卵,有利于培育大规格苗种,提高苗种越冬成活率。

2019年小龙虾池塘养殖实践证明,小龙虾在北方地区每年可以养殖两茬,每茬亩产130千克左右,并且可以自繁自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