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9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据央视新闻报道,历时约6.5小时,飞船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完成交会对接。

南都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作为此次任务的轨道计算备份中心与陆基测控网调度管理中心,该中心为任务全过程提供关键测控支持。“在快速自主交会对接过程中,飞船完全依靠自主运行,地面基本不需要干预控制。这期间,地面主要靠天链中继卫星进行跟踪测控。”该中心工程师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 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测控数据“双保险”,对近地轨道航天器测量精度达厘米级

据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自发射入轨以来,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南都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在载人航天任务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轨道计算备份中心,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共同负责对航天器发射入轨、在轨运行、返回再入等阶段进行精准跟踪监视与计算分析。完成计算后,两个中心需通过数据比对,确保两者计算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以内,才能实时判断飞船的轨道数据、运行工作状态、返回舱落点等信息。

“‘备份’是世界航天界通用的国际惯例,是为了确保重大航天任务的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特意设置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杨开忠介绍,“早在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初,我国便在建设全新任务控制与指挥中心的同时,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进行改造利用,充分利用西安中心丰富的卫星测控经验,为载人航天任务的测控工作设置牢固‘双保险’。”

央视直播画面

南都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在此次任务中,飞船与核心舱要实现径向、前向、后向等三个方向的交会对接,针对这一特点,西安中心科技人员完成了基于地基与天基遥外测数据,以及北斗卫星定位数据的多元数据融合实时计算,进一步确保了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稳定可靠。

据介绍,随着我国航天测控实力的不断进步,目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近地轨道航天器的测量精度达到了厘米级,能够为开展飞船交会对接等活动提供精准测控支持。

交会过程飞船完全自主运行,地面靠中继卫星跟踪测控

南都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飞船升空后不久,坐落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顺利发现目标,并完成对火箭和飞船的测量与遥测数据接收;约5分钟后,位于黄海之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成功实施目标捕获,并完成船箭分离等关键指令发送,护送飞船顺利入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渭南测控站 王松松摄

入轨后,飞船立即进入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模式,该中心组织所属喀什、渭南、青岛、厦门、和田等10余个固定及活动测控站相继完成接力测控,为地面判断飞船与核心舱实时运行状态提供关键测控支持。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青岛测控站 徐斌摄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程师张卓介绍,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上马以来,历经近3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建成了陆、海、天基全面覆盖的统一S波段测控网,其综合性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测控网在频段和体制上与国际兼容,集测轨、遥测、遥控、语音、电视等功能于一体,综合了测控和天地通信功能,是飞船升空后与地面联系的唯一信息线。

“在快速自主交会对接过程中,飞船完全依靠自主运行,地面基本不需要干预控制。这期间,地面主要靠天链中继卫星进行跟踪测控。”张卓说,“陆基USB测控设备整体性能相对更加稳定,在太空各种情况都未知的情况下,我们通过与中继卫星互为补充,组成天地一体测控网,共同护航航天员的太空之旅。”

南都记者获悉,在接下来为期3个月的太空旅程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将持续组织各测控站点,为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开展后续工作提供稳定测控支持。

采写:南都记者 刘苗 通讯员 吕炳宏

供图: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除新华社、央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