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有很多地方开始卖起了临期食品。什么是临期食品呢?就是快到保质期,但是还没有到保质期可以食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最近卖得还真是非常火。

很多以往的大超市大商场专门开设了很多临期商品的柜台,甚至还有一些创业者,一开始开设这个店铺就是专门卖临期产品的。最开始大多数临期食品都是一些进口食品,进口的糖果、饼干、糕点、啤酒,毕竟是进口食品,由于要从海外运过来,运过来之后未必能马上卖掉,因此会有大量的库存积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品还剩一两个月就要过期了,很有可能卖不掉,以往就只能当废料处理掉,现在很多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了这个商机以很便宜的价格把大量的临期产品收购过来,然后用非常低的折扣售卖出去。甚至现在临期产品的规模远不止进口食品了,很多国内厂商生产的产品现在也都进入到了临期食品的大军之中,为什么在过去这一两年,临期食品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城市冒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够便宜。

咱们经常讲为什么过去十几年互联网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从淘宝到京东,从打车到餐饮,一个又一个互联网企业非常迅速的做大。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票企业都抓住了中国消费者一个心理,那就是便宜,最开始我们能够上网购物,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上卖得够便宜,后来百团也好,打车大战也好,甚至最近的社区团购大战也好,几乎每一个互联网企业进入到市场的时候都披着一个便宜的外衣。

由于价格足够低廉,所以让消费者感觉占到了便宜,市场规模就能迅速做大,所以有的企业甚至打出了旗号,羊毛出在猪身上。我刚入市场的时候宁愿亏本,也要把这个市场规模做起来,而临期食品很明显的也是占了便宜这个特点。其实临期食品原来早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了,比如说有一些蛋糕店晚上9点下班,人家可能在8:30的时候会把当天的面包打个5折,在最后半个小时之内卖掉。有很多超市在关门之前也会把当天生产出来的盒饭、热菜降价出售,因为当天如果你卖不掉,第二天就没法卖了,因此其实早就有很多人习惯去买这些临期商品了。

有很多中低收入者、中老年人,非常清楚家门口的超市面包店什么时候有打折食品出售,然后去占这个便宜。但是临期食品不一样,我们发现购买临期食品的有很多是花起钱来不在乎的中青年人,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临期食品虽然还有几个月食用期就到了,就不可以再食用了,但毕竟还有几个月之久,在这几个月之内食用,它跟买正价产品是没区别的,而它的价格足够低,低到2折3折。

另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青年人在花钱上不像以往那么大手大脚了,最近年轻人中流行什么词,流行躺平,流行消费返祖。什么叫躺平呢?就是以我现在这个工资,这辈子也不可能买到房,由于买不到房,也甭想谈恋爱,娶老婆生孩子了,所以我干脆就躺平得了。每天没必要满足各种各样的欲望,能舒舒服服吃点饭喝点水活着就得了。

而消费返祖就是消费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齐,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实用买什么,完全没有必要把钱花在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商品上,坚决拒绝奸商们对我们的洗脑。这个现象确实跟几年之前不一样,几年之前我们读到的各种鸡汤,都是教育我们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真喜欢什么东西就一定要去买,年轻的时候你要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千万别亏待自己。

那个时候市面上也给我们提供很多消费的便利,一方面各大商家轮番给你洗脑,让我们进入到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没钱没关系,你可以借,谁没借过网贷,或者说谁身边没有借过网贷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讲,长期游弋于各种网贷公司之间,手中有个三五张信用卡这是太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所以过去几年很多年轻人花起钱来那真是一点都不手软。

然而借来的钱总归有要还的一天,有多少人就因为从一管口红开始借钱,最终借出了十几万几十万之巨。所以当新的一代年轻人经历过消费主义社会的洗脑,经历过借了很多网贷之后,大家突然醒悟了,没有必要让我们的日常生活背上那么多包袱,因此大家在消费方面反而变得理性了。再加上人总是要成长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躺平的,大多数的80后90后还是要踏踏实实买房,谈恋爱结婚生子的。而一旦步入中年之后,大家会发现身上的压力还真的是很多的,买房你要还贷款,车你还想着更新换代,最要命的是子女的教育投入那简直是个无底洞。所以日常的生活中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年轻人们也要开始精打细算了,这个时候临期产品的火爆就顺理成章了。

毕竟你买这一包零食,超市可能卖10块,临期食品仓库就卖3块,一模一样,都是同一个厂商生产的,只不过保质期还剩一两个月而已,为什么不买呢?花同样的钱,能买以往3倍4倍的物品当然是好事,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临期商品超市是开一个火一个。随时随地都人潮汹涌,这简直就是线下经济对线上经济的逆袭,大家不就是比便宜吗,当年线上能战胜线下就是因为便宜,所以现在线下也找到便宜的诀窍了。

有人可能也想问,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临期商品吗,我跟大家讲数量还真不少,毕竟我们是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过去一年我国在食品上的社会销售总额就高达3万亿人民币。但是做过生意的朋友们都知道物品的流转总是要有一定的库存的,小卖店也好,大超市也好,不大可能货全都卖完了再进货,总是会留有一些库底的。咱们就说哪怕有1%的库存,就有300亿人民币的物品会成为临期商品,所以这个市场份额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相信未来临期商品真的有可能成为一个挺大的产业,也确实能给很多人带来实惠和便利,但是当然当临期产品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也得提醒很多消费者擦亮眼睛,因为咱们这个社会上会做生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头脑灵光的人也实在是随时随地能给你想出一些你根本想不到的法子来。比如说在有的城市就爆发出这种案例,你以为你买的是临期商品,但是实际上它根本就是过期产品,有的黑心商家进来产品之后,有可能进的时候就已经过期了。他可以花更少的本钱,有可能进来的时候就剩个一两天了他未必能马上卖掉,于是他可以更改这个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再贴上一道不干胶不就完事了吗,所以已经有很多消费者发现买到的根本不是临期产品,而是过期产品了。

对于大多数正价商品而言,我们是有着非常完善的流通渠道的,终端店铺的商品是从哪里进的,代理商是谁,生产商是谁,每一个环节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相对而言,在一个正规场所买正价商品我们几乎是不怕被骗的,然而临期商品可就不这样了,你买到的临期商品到底倒了几手不清楚,卖给你的人到底是从哪里进的货也不清楚,甚至有一些需要冷链运输的商品它是不是完完全全在冷链之中你还不清楚。因此临期商品这一块儿真的需要加强监管,毕竟他卖的大部分产品是我们要食用的,所以我们相信相关监管部门未来也会因应市场发展的态势,加强对临期食品的管理。

目前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检查,千万别买到了假冒伪劣或者已经过期的食品,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我们还得提醒相关消费者,我们在购物的时候有的时候真有这个贪多嚼不烂的心态。因为商品够便宜,以往要花100块钱,现在花20块钱就行,所以有可能会大量的购买囤积。而且临期产品还有个特点那就是它的供应永远是不充足的,毕竟它不是厂家可以随时随地生产出来的正价商品,有的时候很多临期商品是上午来下午就卖光的,所以给了很多消费者囤积的心态,大家觉得这个便宜,你今天不捡明天就没有了。

所以以往你买东西的时候可能很理性,今天能吃的今天买,明天能吃的明天买,可是在买临期食品的时候很多人真有囤积心态,就这么点货我不买别人买走了,今天不买明天就卖光了,所以会一次性的购买很多。这对于商家来讲确实是个好事,可是对于消费者来讲,大家别忘了,你买的本来就是临期产品,保质期时间已经不长了,这个时候如果你不理性的话,大量囤积,很有可能你买的时候没过期,等你想食用的时候已经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