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100余套非遗传承人作品齐亮相!老物件搭台“网红展”,传统的也是时尚的

笔触最细致的蜡画,做成手镯有一种雅致的美。

中式的对襟喜掛,正成为越来越多新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6月13日“文物和遗产日”,“百年百艺·薪火相传”衣冠风尚——服饰工艺专题展在金桥碧云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创作的100余套优秀传统服饰,其中有20余位传承人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而在开幕活动中,从贵州远道而来的精通蜡染、苗绣的苗族绣娘,现场演示和指导大家如何制作蜡染和苗绣——让公众参与其中,绘成蜡染的“十米长卷”,这样的公教活动会在整个展期中持续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蜡染

一次性看遍全国的服饰类非遗,这样的展览不要错过了!

用蜡染绘成“十米长卷”!这种非遗在一些地方一度濒临失传

何为蜡染?

这种手艺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流程,简单来说有融蜡、画蜡、染色、脱蜡、自然晾干5个步骤。

这样一套工序相当复杂。一堂“蜡染体验课”,其实只牵涉到融蜡、画蜡两个步骤。桌上放了一个融蜡的小锅,蜡会在达到54°C左右时融化,成为在笔下流动的墨魂。

融化之后,用蜡刀蘸取一点蜡,趁着蜡往前流动时在布料上下笔。蜡刀有各种各样的尺寸,画得出最为精细的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与活动的小伙伴们各尽其能,努力地使用自己没用过的工具画出心目中美好的图案。有的画成了儿童画,有的画成了泼墨画,少有的画成了工笔画。绣娘蜡染从不打草稿,其“蕙心兰质”自非一日之功。

在场的老师都是当地绣娘中的“带头人”,也是对坐工坊的“工艺合伙人”。主讲人彭艺说,画蜡之后,空白的部分会用蓝靛浸染上色。上色的次数没有定数,想要深的就次数多,浅的就次数少——造就“深深浅浅的蓝”。

■身着歪梳苗服装的彭艺

这还没有结束,浸染之后的蜡染作品需要在水里漂洗,在自然中风干,才得以成型。“在什么样的水里?”周到君询问。另一位工艺合伙人刘丽笑着说,是河流啊。

■身着花苗服装的刘丽

有意思的是,现场3位老师各自来自苗族的不同支系,也穿了不同的服装。彭艺是歪梳苗,龚海燕是青苗,刘丽是花苗——苗族170多个支系,幻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服饰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着青苗服装的龚海燕

王燕达是对坐工坊的创始人,她希望通过工坊的工作推广贵州民族民间的手工艺,更重要的是让文化传承下去,“因为苗族是没有文字的,他们通过古歌蜡染刺绣来传承自己的历史。”

■对坐工坊创始人王燕达

不过,这些工艺是会在外在纷扰的侵袭下式微的。尤其是蜡染,苗绣只要有一双巧手就可以做,但是蜡染需要很多工具。

■蜡染课现场

比方说染缸,它很大,而且有“寿限”。当一个染缸不能使用时,苗族人会说“染缸死掉了”。还有植物染料,有些成分当下已经找不到了。王燕达告诉周到君,一些苗族的服饰一度只有刺绣,没有蜡染了,他们帮助恢复了传统蜡染。

如何让蜡染在今日得到新生?让蜡染走入当代生活。这种工艺被用在了越来越多的日用品中,它可以是桌旗等家居用品,手镯、手包、服装等服装服饰,也可以是小框画。

重要的是,虽然是传统花纹,但是“都市人可以穿出来”。

■对坐蜡染T恤合作款

对坐工坊目前贵州有十来个“工艺合伙人”,三百多个订单式绣娘,在上海、深圳和北京有“设计师合伙人”——他们的合作,使得民族的也是时尚的。看展时不要错过二楼的文创产品区域,有部分蜡染和苗绣文创产品在售哦。

■手包

对绣娘来说,她们在家里就可以接到订单,不再需要出去打工,这样就可以边带着自己的娃,边养活自己的家。

看“百年百艺”服饰专题展,赶一场民艺的潮流

蜡染和苗绣,是这场“百年百艺”服饰专题展的一个缩影。

展览展出了来自20多个民族的100余套服饰展品,由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市级非遗传承人创作。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就有20余位。

哪些看点值得一看?有失传已久的或处于濒危状态的传统工艺,也有缂丝技艺、四大名锦的创新作品。身处江南,苏绣常见,古装剧里出镜率颇高,同为“四大名绣”的蜀绣不常见。

■当代缂丝《瓶花系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你在一个展厅集中看到一种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感觉尤其强烈。苗族不同支系的服装,有素有艳,可见山水灵秀。上海的旗袍、中式女装、中式男装,剪裁修身,风格华丽,充满了海派风情。

承袭了童年玩具承袭展、吴昌硕金石书画展等展览的新海派风格,这场展览的颜值相当之高。结合新媒体装置艺术、影像艺术、服饰展示等形式,有可以踩水的“水塘”,当人在其上走动时,会有水花绽开。有白色的富有朦胧感的长廊,游人穿梭其间,更显跃动。这些布景和巧思,使展览拥有了“网红展”的加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在金桥碧云美术馆举办的服饰专题展,属于“百年百艺·薪火相传”工艺邀请展的一部分。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综合展示和专题展示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精品1500余件(套)。

■金桥碧云美术馆举办的传统服饰走秀

主场馆策展人,吴中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我们的传统工艺还在发生和发展中,并不是一种行将结束的事物,它还有很多的可能性。”

“器物被使用,才有了美”。我们在展览上看到的种种老物件、新呈现,不正是民艺所具有的“工艺之美”吗?

“百年百艺”工艺邀请展在上海共设6大场馆,采取“1个主场馆+5个分场馆”形式。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各类传统工艺作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编织扎制、剪纸刻绘等作品;浦东新区金桥碧云美术馆:服饰制作等作品;虹口区抱朴美术馆:纺染织绣等作品;杨浦区毛麻仓库展厅:家具建筑、金属加工、文房制作、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作品;闵行区上海海派艺术馆:雕刻塑造、陶瓷烧造、漆器髹饰等作品。“百年百艺·薪火相传”衣冠风尚——服饰工艺专题展

时间:6月13日-7月25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红枫路135号金桥碧云美术馆

个人预约:微信关注公众号“碧云BAM”,点击右下角“了解更多”填写“预约观展”,到馆时向门口工作人员出示预约记录即可观展

团队预约:电话预约即可,(10-30人/次)团体参观,需提前48小时电话预约。预约电话:021-58878879

展期公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