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和36万江海人一起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江海的非遗项目

你总能说出几个↓↓↓

礼乐龙舟、外海面、外海太虚拳

最新一批区级非遗、传承人公布

赶紧和小编一起来围观!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一步健全我区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经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荐以及专家评审小组评审,《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礼乐腊味制作技艺》、 《外海花生饼手工制作技艺》和《外海麻二佛家拳》等 4 个项目列入江门市江海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定刘锦堂等21位人员为江门市江海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名单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海区第五批非遗项目介绍

《刘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把交椅)

刘氏家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在历经5代人的反复实践与创新改良,吸取了木作、铜饰制作技艺,中国传统红木文化、中国传统铜饰文化、中西方家具美学、力学;吸收了北方和广作家具的制作技艺等众家之长,其技艺造诣已远远超出铜木镶嵌制作的范围。木作、铜活/铜艺、铜木镶嵌、铜木结构多种技艺融汇一起。刘氏家族铜木镶嵌传统制作技艺,历代传承人精通木作和铜艺,尤其是到了第5代传人刘飞兵,有着祖传的铜木镶嵌技术及7年的修复古旧家具的经验,采众家之长,铜木传统镶嵌技艺融汇了审美、文化、制作技艺于一身。文化与艺术相融合,创新与传统相并存。刘氏家族传统铜木镶嵌技艺创作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广作家具文化与艺术气息,同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铜木镶嵌技艺坚持手工制作,安全、实用、美观,几乎达到“零瑕疵”。铜与木的镶嵌比例完美、和谐,镶嵌部分触手圆滑,如行云流水,《头把交椅》的铜木镶嵌技艺在江门乃至全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礼乐腊味制作技艺》

▲(腊肠成品)

礼乐腊味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年间就已经有家庭式腊味作坊,盛传礼乐家家都会做腊味,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初期,在省港澳的腊味加工场,礼乐话是通用话,而香港上环街、德辅道西的腊味铺,老板和打工仔几乎都是礼乐人。江门市江海区礼乐出产的腊味品种丰富:腊肠、肝肠、腊肉、腊猪头皮、腊猪脷、腊鸭、腊鸭肾……作为优质腊味的代表,深受港澳客商及市民好评,还得到国内权威部门的肯定:1984年,由礼乐师傅主制的腊肠,在全国肉制品评比会上,拿了一个金牌奖和一个银牌奖,从此礼乐腊味品质闻达天下。

《外海花生饼手工制作技艺》

▲(文记花生饼)

花生饼是江门外海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名小食之一,相传外海有一个学生,毕业生后以制作花生饼为业,其所制的花生饼质优味美,花生磨得幼细,香甜适中,入口松化。不少顾客远道而来订制和抢购。均称之为“毕业生花生饼”,而不知制售者姓什名谁。民国时期,外海经营花生饼的作坊有几家,后来日渐息微,至上世纪70年代,仅剩余文记花生饼门店了。

文记花生饼秉承传统制作方法,用精选的花生、优质的白砂糖精制而成。它入口松化、香甜适中、食后齿颊留香。一般原味吃食,作茶艺小食尤佳。也可作煎糯米薄饼馅料、汤圆馅料。也可搅碎用作捞鱼生,甘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是馈赠亲友、团圆喜庆的上佳食品。

《外海麻二佛家拳》

▲(外海麻二振武龙狮武术馆学员参加演出)

麻二村佛家拳源于福建南少林,清朝期间火烧南少林后,僧人们四处逃散,躲避于闽粤交界名叫王寿山的大山里,以振武之名进行反清复明活动。麻二村佛家拳以四平马、丁字马、吊提马、女字马和骑梁马五个马步为基本步法,基本动作以捆、及、消、打的手法和基本马步形成。拳种灵活多变,手法精准、借力打力、刚柔兼备。

从1963年开始,麻二村武术馆重新恢复招生授徒,短短几年时间,学员已过百人,鼎盛时期麻二村曾出现“全民皆兵”的高涨习武现象。随着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上世纪90年代起,麻二振武舘每逢暑假,寒假都会坚持开办武术培训班,培训新生,组织参加各类传统武术比赛,晚会等活动,将传统文化手把手传承下去。

来源:江海区非遗保护中心、江海区文化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关注!江海最新一批非遗项目、传承人公布,有你认识的吗?

分享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