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少年才气,可值千金。从古至今,“天才”一词不知道给多少人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机会。周代有姜子牙岸边垂钓待明君,“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春秋战国有孔孟之人百家争鸣;汉有刘邦“鸿鹄高飞,不远千里”,唐有李白杜甫“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等一的诗词大家。即使是他们这样在历史上留下辉煌成就的人,也难逃“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命运,今天笔者要跟大家谈一位“天才”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奇才

这位风雨人物叫王端鹏,是烟台二中实验班的一名学生。说是学生,但他获得的荣誉无数,实力可以与老师媲美。不过,最让人吃惊的还不是这些,是他在高考的时候考出了749分的好成绩.众所周知,高考满分才750分,他仅差一分。

理科综合300分满分,语文138分,英语142分,数学149分,也仅差一分满分,总分729,但因为他曾获得过国家奥数比赛一等奖,又加了二十分,成就了他这样的好成绩。不仅如此,他还是山东省的理科状元,单科均列榜首。

看到这些信息,相信大家和笔者一样,以为他肯定是不折不扣的书呆子,整天泡在书海里无法自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恰恰相反。

王端鹏不仅学习十分优异,课外活动也是很出色。篮球场,羽毛球场,都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与此同时,他还热心于班级活动,于自己的同学相处十分融洽。笔者不禁惊呼:原来真的有人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

有的人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有的人,直接到了终点线。王端鹏进实验班也不是偶然,中考时,他以芝苄区第五名考进实验班,期间担任学习委员,获得的奖项有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全国生物奥赛二等奖、全国化学奥赛三等奖,也难怪理综能考满分。

笔者不禁回忆起自己的高考辛酸经历,理综题从来都做不完,数学题也是难到超纲,自己最拿手的英语也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成绩。王端鹏的辉煌历史让笔者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一所假学校?作为一个普通人,高考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三不知道做了多少套的卷子,用完了多少根笔芯。

高三是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我更喜欢那句话:高考,不过是很多人做同一套卷子,然后去不同的城市,到后来你才发现,当初错的每一道题,都是为了让你遇见对的人。天才是可以站在金字塔顶端被大家仰望的,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有存在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固执的爱国才子

有人问了,王端鹏这样的天才肯定出国深造了吧,毕竟国外的科研条件要出色许多。但是王端鹏没有。他坚持在国内研究科学。就是这样一位栋梁,除了学习之外,他还是各类辩论赛的常驻嘉宾。

王端鹏也喜爱钻研问题,阅读也非常广泛,对近代物理学、文学、军事等都兴趣浓厚,而在他看来,面对问题,这些课外书籍,让他自己的思路变得开阔,能够获取灵感得到启发。这也为他后来的科研有很大帮助。

这样神话一般的人物,高考后没有过多的在大众面前露面,而是选择闷不做声干大事。由于他的低调,许多人都以为“伤仲永”在现实重演,天才最终也“泯然众人矣”。

很可惜,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让大众失望。高考以绝对优势被清华录取,清华毕业后,他没有去国外深造丰富见识与经历,而是选择在国内发展。

他认为是国家成就了自己,理应留在国内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去了中科院,成为了一名高分子化学领域研究的研究员,目前已经三十多岁的他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

从王端鹏的身上,我们更多的是对教育的反思。真正优秀的孩子,不是做无数套卷子,不是抛弃一切兴趣爱好,不是打着学习的名义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不让他做一切家务活,连基础的照顾自己都做不到,这样无非是在“生产巨婴”罢了。

我们国家需要的是能为科研提供思路和创造新思想的新鲜力量,不是除了学习一无是处的“一板一眼”,我们国家需要的是像王端鹏这样,兴趣爱好广泛,和同学友好相处的优秀人才,而不是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