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雪糕

温度越来越高的季节,每一丝热气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大肆吃雪糕的季节来了。

每年一到夏天,雪糕这种热门消费品总是裹挟着阵阵网红风来袭,今年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牌”网红钟薛高最近又火了,不过这次情况有了一丝尴尬:创始人表示,一支66元的雪糕成本就得40元,你“爱要不要”。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成了网友们开足火力吐槽网红雪糕的导火索。

而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今年的雪糕市场,网红俩字儿没有那么“香”了,不论是街头巷尾的冰柜,还是各大雪糕推荐的帖子,平民雪糕们暗自发力,抓住了讲实惠的大众心理,牢牢守住了自己的地位。

网红雪糕价格高是这两年的常态。

近日在一档节目中,网红雪糕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表示:“钟薛高的毛利和传统冷饮企业毛利相比,其实略高。最贵的一支卖过66元,产品成本差不多40块钱,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我就算拿成本价卖,甚至倒贴一半价格卖,还是会有人说太贵。造雪糕也是需要机器、水电煤、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成本一定是不断涨价的。”

好家伙,您不知道,现在网友们都是“苦网红雪糕久矣”吗?

此话一出,引来广大网友的集体吐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的,那我就不要了”“成本40元又不是原材料价格”“就是一网红带起来的产品,都用来营销推广了,成本能不高?”“五元以内的雪糕就挺好的,干嘛买你的。”

虽然后来林盛回应争议言论表示节目视频不实,被恶意剪辑,但这并没有堵上悠悠众口。

事实上,66元的价格“天花板”已经是钟薛高的过去时了。今年4月,钟薛高发布了两款单价分别为68元和88元的新品,不仅价格创下品牌历史新高,而且只以“系列”套餐形式售卖,得搭配其他基础产品配套购买,官方渠道售罄后,电商平台上甚至还出现了高达200元一盒(即一支)的代购黄牛价。

儿时的0.5元、1元一支的雪糕,为何一眨眼就变成了奢侈品?这和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发展离不开关系。

老百姓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在人人可得的冰淇淋这里打开了闸口,据中国饮食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仅有708亿元,2019年则迅速增至1380亿元,稳居全球第一,预计2021年有望超过1600亿元,即便如此,我国冰淇淋的人均占有量还是显著低于美国、瑞士等国家,由此可见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网红雪糕

2018年,冰淇淋市场却悄然发生变化,之前地位稳固的大品牌雪糕地位受到冲击,各种小众品牌伴随短视频平台一炮走红,一时间“网红冰淇淋”开始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各种冰淇淋新品也趁势推出,向传统巨头发起冲击。

年轻人愿意为高价网红雪糕买单,这和他们的消费习惯有关,有调查显示,他们对于价格不敏感,但对于情感以及品牌的调性更加在意,所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网红产品,都是以价格高、调性高、颜值高、好食材,作为俘虏消费者的利器或手段。英敏特数据显示,分别有85%、76%和65%的受访者愿意为冰淇淋的健康、品质和商品体验升级买单。

网红雪糕凌空而出,在最初的几年给了传统雪糕行业猝不及防的一击,唱衰的声音随处可见,然而今年开始,这种现象逐渐有了转变。从这次“钟薛高”事件就可以看出,消费者并没有遗忘“冰工厂”“糯米滋”“小布丁”。

网红雪糕主打的“高品质”“高品位”“猎奇”并没有完全攫取吃货们的心。作为合格的吃货,大家越来越重视“科学饮食”,翻开配料表,就会轻易看穿“不加一滴水”“0蔗糖”等文字游戏,而动辄十几元、几十元一支的价格,也让不少工薪族望而却步。

不得不说,这一届网友还是勤俭持家的多啊!

而且除了便利店、高端生鲜超市,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更多的是“简装版”的小卖部、冷饮店,也就是所谓的“夫妻零售小店”,曾有调查机构对93名零售店主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发现,仅有33%的夫妻零售小店采购过网红冰淇淋。约有83%的店主反映,还是1—3元的雪糕最好卖。目前,夫妻零售小店目前冰淇淋销售依然以伊利、蒙牛等国产品牌为主。

“对销售情况不明”、“担心销售慢”、“进货成本高”是夫妻零售店与网红雪糕擦肩而过最重要的三个原因。另外,“进货渠道少”、“不了解网红品牌”、“运费贵”、“售后无保障”也成为阻碍小店“接纳”网红的因素。

从大趋势上来看,“黑历史”并不会阻挠网红雪糕进军线下的决心,但不可忽视的是,“被玩坏”这一要素积少成多,日后是否成为变量无法评估。当雪糕不再只是单纯的解暑甜品,拆开包装袋的一瞬间,拍照、打卡、上传社交网络、炫耀,种种网络关键词决定了,雪糕江湖日后还将继续“血雨腥风”。

来源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

编辑丨七七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