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 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无一例外。”人生本就是一条充满了波折的道路,因为它不仅仅会发生我们可以想象的事,但更多的会有无法预料的意外,猝不及防。现实里有靠着双手致富的年轻人,却命途多舛,家人归宿也让人唏嘘,他就是聂腾飞,一位英年早逝的青年企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已经去世二十多年的人早已被大众所遗忘,留下的资料也很少,甚至没有一张照片,在于他接触的人的回忆下,才能知道他的故事。不过与他息息相关的申通快递相信你一定知道,聂腾飞就是申通的最初创始人,也是中国民营快递的发起人。

青年艰难发家史

在上世纪末的中国,纺织业发展迅速,出口业务繁多,特别是广州与江浙一带,更是印染厂遍地开花。1989年,还未满18的聂腾飞在杭州一家印染厂做工人,在这里,他认识了妻子陈小英与未来的合伙人詹际盛。

那时候海外贸易虽然火热,但所有进出口都需要先报关,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报关单送达上海码头,这样的业务不可能让工厂派人,大多都是通过EMS快递,再转由上海当地人办理,然而EMS运送缓慢,即使是杭州到上海这短短的距离也需要三天才能抵达,很是费时。

那时还在打工的聂腾飞正好负责了一个加急项目,邮寄很显然是来不及的,他就自己跑了一趟上海,让他发现了隐藏的商机。

上海杭州来回不过三十块钱,很多厂家有时为了赶时间,愿意以三倍四倍的价钱让人运送,聂腾飞就开始帮外贸公司老板送报关单,他找来陈小英和詹际盛合计,三人排版合作,凑了三万块,再杭州一条偏僻小巷,开始了快递之路。

刚开始,快递的业务还很局限,最初就只针对杭州到上海的报关单运送,这样单一的选择市场很片面,没有人找上门。他们没钱宣传做广告,聂腾飞就在杭州,詹际盛在上海,二人在写字楼和各家工厂,一个个地跑业务,发传单,陈小英就驻守店铺,接打电话。

城里人很是看不起这些学历低,没文化的快递员,加上当时门槛低,市场混乱,这一行简直混杂了三教九流的来往客。

一年的辛苦下来,三人共挣了两万元,虽然没能回本,但在上世纪也不是个小数目了,这给了他们大干一场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递发展,创始人却不幸殒命

次年,由于人手不够,聂腾飞招来家里人,包括弟弟聂腾云、陈小英哥哥陈德君,还有一大帮的桐庐老乡,都在他们手下工作,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詹际盛选择脱离聂腾飞,凭借着上海的人脉另起炉灶,与弟弟詹际炜一同创办了新的快递公司,即后来的天天快递。

1993年,聂腾飞正式更名为申通,取“直通上海”之意,虽然同一时间段有很多快递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都没有像申通一般,做大做强。那年,他白手起家,时年20岁。在市场压价很严重的阶段,为了客源打架斗殴的时间不少见,可是虽然条件艰苦,但聂腾飞依旧坚定。

果然,1998年,申通成为了长江三角洲快递的龙头,拥有50多个网点,2000多名员工,总资产已达上亿元,而这一年,聂腾飞不过才二十五而已。如此有成的事业,真是羡煞了旁人。

日子蒸蒸日上,一切正当红火时,一场意外却悄然而至。88年的一天,聂腾飞在押送货物的中途车子失控冲出了马路,他也被甩到驾驶室外面,冲击过大,当场死亡。

关于这一段资料的记录很少,我们只能从网络上只言片语拼接还原出聂腾飞可能的死亡原因,但有一点可以了解,自聂腾飞去世后,中国的快递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人际遇各不同

聂腾飞突然逝世,身后留下的遗产却没有处理,陈小英作为妻子当然是第一继承人,弟弟聂腾云一般来说是应该协助家人,壮大哥哥的事业,但他却带着一批人出了申通,成立了后来的韵达快递。

在上海地区飞速发展,竞争压力巨大的华东地区很难插手,聂腾云就利用电商爆发,顺势而为,大环境的优势,加快推进了韵达发展,成为现今除顺丰外,没有被阿里系收购的快递运营。

留下的年仅22岁的陈小英,身为一个弱女子,在生意场上拼搏很是不便,于是她哥哥陈德君被推举为申通董事长,指掌业务,运作全公司上下。就这样,由聂腾飞打下的江山,意外旁落到了大舅哥手里,很多人唏嘘不已。

陈小英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要让她孤独一辈子,那实在是太残忍了。之后陈小英改嫁司机奚春阳,之后,申通收购天天快递,奚春阳出任董事长,但不过四年,天天快递又被转卖给苏宁。

2016年,奚春阳成立大蜂控股公司,运营资本,整合、投资、管理工作,促进金融和科技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陈德君和陈小英兄妹在经营数年后,也决定卖掉申通到阿里旗下阿里共计收购申通46%,兄妹二人套现146亿。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通一达”都是由申通衍生而出,这样的纠葛真是神奇,要是当初的聂腾飞不死,国内快递行业没准可能会一家独大了。现今,“三通”在阿里的运营下被收购,只有聂腾云的韵达还独自经营,但在市场风向的转变更迭下,阿里必将会把韵达也纳入旗下,不过是时间长短而已。

正式有了聂腾飞,才有了快递业竞相出头的桐庐人,不过现如今还能记住聂腾飞这个人的或许就只有他的弟弟聂腾云了吧,二十年的时光,实在是能洗刷去太多,但在桐庐老家,始终有一架由他的父亲与弟弟修建的“腾飞桥”,伫立在弯弯河水上,沉默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