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良将奋笔疾书写好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品质大良”发展新篇章。图为原华宝厂地块改造航拍现场。范伟峰 摄

6月中旬,雄安新区,“全球最大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栋由旧商业楼改造而成的办公楼里,雄安新一代网络实验室正打造全球首个全域纯IPv6未来之城,并帮助筹建佛山顺德新一代网络实验室。

2000公里外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顺德新一代网络实验室的选址地,大良的红岗科技城同样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两个月前,顺德与雄安新区举行座谈会,红岗科技城将在全国率先复制雄安新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主动请缨担当项目对接人。

大手笔谋划、高标准建设的红岗科技城,是大良街道以党建引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1924年,中共顺德县支部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农村党支部就在大良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大良迅速建立起日后将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大良率先对外开放、“靓女先嫁”,推动顺德成为中国制造业重镇。

迎接建党100周年,大良正深入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前5月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未来,大良将立足“强中心”、下好“科技棋”、做实“民心事”、高举“党建旗”,奋笔疾书写好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品质大良”发展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熊程

◎村改突破

前5月工业投资增长超65%

“新园区不仅将满足我们自己的增资扩产需求,而且还将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科技创意等相关产业企业进驻。”红岗科技城规划范围内,已经完成封顶的成德电子信息产业园前,广东成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灿荣说。

经济发展是其他各领域发展的基础。今年1—5月,大良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26.17亿元,同比增长37.65%;工业投资增长65.3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增长37.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8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44.11%。尽管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去年初的疫情影响,但“全线飘红”且大幅增长的亮眼数据,证明了大良强劲的实力与活力。

大良的实力与活力,有雄厚的底气支撑。作为顺德工业“原点”、曾经工业基础最为雄厚的地方,大良过去百年来一直在顺德工业化进程中占有重要一席,1934年建设的顺德糖厂在当时就领先全国。改革开放后,大良特别是大良西部区域,建立了大片工业园区,引进培育了万家乐、震德机械等在内的一批有全国影响的企业。中部、东部等其他片区也都发展起各自的产业形态。

不仅是底气,近年来产生的新气象更加重要。近年来,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各地以村级工业园为代表的旧园区不少显得破旧落后,不得不进行改造。据统计,大良街道原有村级工业区16个,总占地面积7160亩,主要分布在顺德大道以西片区,涉及红岗、大门、新滘、古鉴、南江、五沙6个村居。于是从2018年开始,大良街道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部署,建立起一支英勇善战的“村改铁军”队伍,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

本土原有的企业主对村级工业园改造大力欢迎。在建的成德电子信息产业园附近,新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进驻改造后的新华图书地块,并顺利展开了生产。该公司曾经在村级工业园区内发展多年,尽管生产的电子产品供应许多龙头企业,但也常常为生产空间不足、生产环境太差、租金不稳定等因素而烦恼。2020年4月,新讯电子成功搬到了村改中建起来的新厂房。“村改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又是一股温暖的东风,把公司发展带上了新台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而来的新企业,对大良村级工业园改造更加期待。目前在大良范围内,成德电子、智富园·百利城、世纪星辉产业园、华腾等主题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腾挪引入企业163家。其中,红岗科技城是最大的热点区域,通过改造可释放土地1.5万亩,一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正待落地。

招商引资来了,服务也要跟上。大良街道将运用5G产业以及红岗科技城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设立专业的人才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员,打造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随着广东省装备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在去年落地,大良在数字化这一新赛道上也率先抢位。

面向下一个百年,大良这个过去的工业“原点”,正在继续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协同带动

“东高、中活、西科”新格局成形

“紧抓村改机遇谋全局开新局,大良要高质量书写村改‘后半篇文章’。”霍茂昌说。

在一定程度上,“后半篇文章”其实不完全是一篇新文章,而是大良应有的面貌。不过曾经也有一段时期,大良面临“东新、中旧、西破”的城市发展困局。中部由于城市规划建设较早,如今的面貌已经显得老旧,而且清晖园、凤山书院等历史遗存所在片区发展也相对滞后。西部的村级工业园除了影响产业的发展,工业区与居民区交错也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制约村居的发展振兴。东部尽管有崭新的城区,但城市品质和创新创业环境、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刚开始在这里开店的时候生意并不多,现在越来越热闹了。”顺德名厨何定文是炸牛奶这道传统小吃的创新传承者,去年在大良金榜大街开设了门店。像金榜大街这样典型的传统老街,狭窄的街道两旁分布着各类小吃、餐饮名店,在大良还有很多。

去年以来,大良街道以清晖园片区为核心,加快焕发中部古城活力。其中,针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活化利用,大良稳妥推进华盖里、金榜—莘村大街等老旧街巷改造提升,展开人民礼堂保育活化相关工作,谋划修缮复兴凤山书院,即将完工的凤山中路人行连廊直接连起华盖山、凤岭两座山体,助力老城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串珠成链。顺德区、大良街道两级还积极探讨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旧址、旧华侨中学以及顺德体育中心等地块功能提升,并继续深入探索老城治堵有效途径。

重塑西部发展格局的抓手,自然是红岗科技城。按照“一年启动建设、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成型”的目标,大良发挥区街两级国资作用并联动周边镇街,统筹科技城整体开发。红岗科技城整体开发预计总投资超2000亿元,新增产业固投超230亿元,未来将引入规上企业200家,吸纳各类高级人才3000人,总投资金额超百亿元的基础建设项目今年全面启动。目前,大良针对红岗科技城新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所涉资金已经超过6亿元。

同样位于西部,在工业底蕴最深厚的顺德糖厂片区,大良也行动了起来。今年4月26日,顺德糖厂标志性的三根烟囱因为安全隐患而启动拆除,顺德糖厂及周边片区改造方案日臻完善,工业博物馆、滨水景观长廊等加速提上日程。未来,随着德胜河北岸西段连片改造提升不断推进,顺德中心城区“一河两岸”城市品质展示窗加速成形。

对于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原本就较高的东部,大良则以顺德港澳城为依托,打造东部产融高地。目前,顺德港澳城(顺德港组团)已经作为顺德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重要部分,被纳入全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大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参与顺德港澳城(顺德港组团)开发建设,并与红岗科技城“双城驱动”,共同构筑全链条、全方位“双创”生态系统,提升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支撑力。

如今,大良发展格局再也不是“东新、中旧、西破”,而是“东高、中活、西科”。

◎发展为民

围绕民生痛点难点精准发力

6月16日下午,顺德区2021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初中电脑随机摇号录取工作在位于大良的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举行,牵动着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是民生的高质量发展。其中,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作为顺德自古以来的政治、文化中心,大良的教育水平一直排在全区前列,集合了区域内大量的优势资源,在区外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均衡高位发展”是大良教育的关键词。近年来,大良从夯实“硬”件支撑、丰富“软”件内涵两方面着手,推动教育供给、质量双提升。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逢沙小学与玉成小学合并的消息。今年3月,原逢沙小学已经正式更名为玉成小学环湖校区。今年7月后,玉成小学环湖校区即将进入加固翻新的封闭期。学校将从楼房加固、外墙翻新、环境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对旧校区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为学校师生打造美丽宜人的学习环境。

未来,大良规划利用3年时间,再投入约6亿元,推进顺峰中学、凤城实验学校(二期)、梁开中学、凤翔小学、聚贤小学和红岗小学等学校扩建,逐步为辖区增加学位约6000个、初中宿位约5000个,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同时,大良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抓好“强师工程”“壮腰工程”等专项教育发展计划,扩大本原、西山、顺峰等教育集团辐射带动作用。

教育之后是医疗。作为顺德“首善之区”,大良有着区、街两级的优势医疗资源,也对接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流资源。目前,大良已经建立了广州华侨医院—大良医院—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紧密型医联体,正不断完善分级诊疗转诊模式。同时,大良针对街属医疗机构的支持也在加大。2021年,大良计划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大良医院优化;投入约1600万元用于完善多个村居卫生服务站布局、改造,全面优化15分钟医疗圈。

去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新院区工程,已经在红岗科技城动工。医院计划总投资20多亿元,一期占地105亩,将建设编制床位1490张,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集医教研、中医康复与预防于一体。顺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医院在红岗科技城易地新建是经过多次研究和反复考量的,希望建成一座让百姓满意,经得起年代考验的医院。

发展为了人民。从教育到医疗,乃至更广泛的社会保障、生活环境,每个领域里总是有一些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更实的措施、更高的要求,把这些问题解决好,这就是“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顺德“首善之区”,大良正在做到。

■红色足迹

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

“农民版”黄埔军校传扬革命薪火

黄埔军校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佛山顺德也有一座以早期黄埔军校为样板、由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领导的“农民版”黄埔军校。

在大良三元宫内,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的旧址依然保存完好。旧址陈列馆门口,一排红色立体文字“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以及一群高举红色旗帜的先行者的墙绘十分醒目,向四方来客传扬着当年的革命薪火。

20世纪20年代,顺德县农民协会成立后,立即领导各乡农会夺取反动乡政权收缴民团武器,成立农民自卫军,取消苛捐杂税。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猛烈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1926年,顺德全县农民自卫军已发展到2000多人。当年3月,中共顺德县支部和县农会鉴于各地农民自卫军未经过训练,政治军事素质较低,决定在三元宫内,开办顺德县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按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教学经验,培训农军干部。

大良大门人李民智是第一任中共顺德县支部书记,曾在1924年7月参加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也是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的筹办人之一。该校校长由中共广东区委委派黄埔军校毕业生詹宝华担任,军事教官由黄埔军校毕业生黄德治、韦崇纲等担任。当年秋,该校还在陈村新圩设立分校,由黄德治担任分校校长。

农军干校共举办训练班六期,培训各区乡农军干部300多人,为当时顺德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受训后的农军干部重返原地担任农军领导,大大增强了各区、乡农民自卫军的战斗力,给反动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也在革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后,该校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了活动。

1994年12月,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被佛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原顺德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建设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陈列馆。

今年,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入选了第一批顺德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和“大巴党校”红色精品线路,大良街道也在近期持续推进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提升等一系列工程。

■权威访谈

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

让大良红色故事

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顺德大良发展到今天的地位,与百年传承的红色基因密不可分。从中国最早一批农村党支部建设,到新中国成立后率先推动土改,再到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又改革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大良始终将党旗高举。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走过百年壮丽征程,大良如何继往开来?打造产城人文融合的新高地,大良凭什么“能”?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霍茂昌。

南方日报: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中,大良有哪些自身的特色?

霍茂昌:首先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大良街道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迎接建党100周年,街道推进了中共顺德县支部展示馆提升、大良公社党校修葺活化、顺德人民礼堂和顺德糖厂纪录片的拍摄等工作,以红色资源为见证展现我们党的光辉历程,挖掘不同年代顺德精神背后的故事。同时,培训了一批“红色讲解员”,这批以青少年为代表的红色讲解员将走进各个红色景点,通过他们的讲述,让大良红色故事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其次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街道紧随群众所需、党员所需,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新机制。比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统筹、综合治理,问题导向、长效管理”的原则,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措施,出台实施“党员楼长制”和“党员街(巷)长制”,在全街道组建以党员为主体的楼长、街(巷)长队伍并进行规范管理,在日常工作尤其是社会动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近期开展的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党建引领下社会各界凝聚一心,在时间紧张任务艰巨的情况下高质高效完成目标。

南方日报:目前顺德正加快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大良计划怎样把握机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霍茂昌:大良街道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新发展理念掌舵领航,牢抓各级战略机遇,打造城市发展“东高、中活、西科”格局,立足“强中心”、下好“科技棋”、做实“民心事”、高举“党建旗”,奋笔疾书写好产、城、人、文高度融合的“品质大良”发展新篇章。

首先是错位推动大良各片区协同发展,力促城市能级提升。我们要以红岗科技城为抓手,重塑西部发展格局。我们也要以顺德港澳城为依托,抢抓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创建机遇,以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有力抓手,打造东部产融高地。此外,我们还要以清晖园片区为核心,焕发中部古城活力,讲好凤城故事。

其次是创新驱动产业质变突破,引领经济高位发展。在村改“应改尽改、应拆尽拆”方面,我们继续拓增挖潜,释放发展新空间新动能。同时,我们结合现代主题产业城(园)发展定位,写深谋实村改建设、招商“后半篇文章”。

此外,我们也要进一步固优、补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并着力优化治理服务效能,助力基层全面振兴。

南方日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大良聚焦哪些民众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创新举措进一步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霍茂昌:今年来,我们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从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办事、维护市场安全、提升生活水平、保障居民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几方面着手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通过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新举措,持续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更好的公共服务。

比如,在医疗方面,探索通过医养结合为老城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服务;在交通方面,全力协助上级推进轨道交通、重大桥梁路网建设和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在教育方面,大良正在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省、市、区、街道四级携手共建广东省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