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紧说说作文吧。不然再过几天,估计就没人有意愿读了。

因为我每年都写“下水文”,所以也会有同学拿着其它范文,说我的写法不够“引经据典”,名人名言少,历史典故少,应试的时候不太划算。

我稍微辩解一下。在论述领域,引用是一个必载项,我其实是不会漏的。之所以有些人“觉得少”,那……仅仅是因为我用的字数比较少。

我拿我那篇下水文举个例,大家一下子就能明白了:

如果把他们放进时间的河流,便能看到楼起楼塌,人聚人散……

如果按照引经据典的标准,那恐怕应该是:

如果把他们放进时间的河流,便如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提到的,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

它可以是几百年前被质疑的宇宙定理,几十年前地图上画下的圈……

那恐怕应该是:

它正如几百年前布鲁诺拥护的日心说,在当时都被视为异端学说,无法体现出价值;它又如1979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决定成立经济特区,开启改革开放,但它所带来的巨变也很难在当时预见……

诸如此类。如果用后一个写法,大家可能就会觉得资料翔实,表达厚重,引经据典;如果用前一个写法,可能有人就觉得“没有使用资料”。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整段整段地放上去,是引经据典;一句有代表意义的话,一个专有词,也是引经据典。前者是为了展示“你看这个知识我知道”,后者是为了文章的整体结构服务的。

考试作文的字数只有八百一千,如果不是为了凑字数,时间实在来不及,或者笔力实在不够,是没有必要大段大段砸典故资料的。

这倒不仅仅是文学领域的考量,站在大学学习的角度,也有意义。

2、我本科论文写的是关于明清小说和社会民俗的研究,导师是陈大康先生。

说实话,现在回想一下,这篇论文除了“勉强过关”,也没什么太大的学术价值。但陈先生有一些劝导让我获益良多:比如,他并不认可学生在文章中炫耀式的“旁征博引”,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如此啰嗦”,“你写第一句,我便知道这文章的后文与背景,业界也都清楚,完全没必要引用那么多”。

“我们要知道你关注到了哪个问题,而不是去看你翻了多少书”。

这个要求让不少新生很不习惯。因为在以前的作文评价体系里,大家最擅长“正如《论语》所说,XXXXX”、“恰如苏东坡提到的XXXXX,又如李清照所言,XXXX”……

但大学老师说,我不要听你背这些,我只要知道,你为什么把他们放一起,把这个理由给我讲出来,这才是重点。背得再熟练,你的价值也超不过一个乡镇图书馆。

后来我到大学去讲课,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当时博尔特很火,我就拿它举了例子。

不少学生写论文,会陷入“资料的沉迷式引用”。比如,博尔特跑了9秒81,博尔特跑了9秒79,博尔特跑了9秒89……把成绩罗列一遍,最后,哇,博尔特跑得好快啊!

有资料,也有结论。但它着实不是篇好论文。或者说,基本没有价值。

论文方向应该是怎样的呢?博尔特跑了9秒81,当天的风速是怎样的,上午还是下午,前一天吃了啥;博特尔跑了9秒79,这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哎,除去年龄伤病因素,居然发现前一天的牛肉沙拉似乎影响更大;再去查这个牛肉沙拉的用户群;最后找了一些测试用户,发现这个品牌的牛肉相比其他品牌更有利于短跑运动员体能的恢复,再去找原因是什么……

虽然听上去有点扯,但这个是老师期待的论文思路。哪怕你这个尝试是失败的,它也比前面的论文有价值。

因为你结合已知信息,朝未知领域探了一步。

看你论文的人都是学术界的翘楚,不是小白,你在他们面前炫耀已知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体操比赛,会前滚翻这件事情不用再反复演示了,哪怕你滚了一个小时,也是征服不了评委的。

如果你要引的资料,目标读者是“完全有数”的,那“点到为止”就足够了,你必须把篇幅放到论证上去,放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上去。

人文社科不是掉书袋,它本身也承担着探索未知的价值。

3、去年那篇《树上的生活》之所以争议那么大。

其实正是因为它属于“博尔特一”,倒不在于大家能不能看懂,而是在于这些引经据典缺乏必要性。就像一个婴儿穿了件XXXL的衣服,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这篇备受争议的满分,让阅卷组长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导致了我们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无缘得见考试作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证明“这个我知道”“这个我背过”的方式,不在于大段大段地写下来,故意挑里头最生僻的字词,而是应该把它悄悄地放在普通的句子中,便会拥有那些能让人会心一笑的风采。

下里巴人不是粗鄙叹号,阳春白雪也不是刻意炫耀——

作文这事儿,本来就重在文以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