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发的艰难历程,就不能不提到涡扇6型发动机。这是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第一种加力式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涡扇6的研制过程非常曲折,前后三次上马,四次下马,五次转移生产单位,最终在八十年代初下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5月,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开始设计涡扇6。设计前,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论证,参考了斯贝民用型(MK511/512)的涡轮和主燃烧室、涡喷7和涡喷8的压气机,以及美国J79涡喷发动机的诸多技术。经过10多种结构布局,7种气动方案的论证对比,1965年9月,涡扇6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

在6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的涡扇发动机都是刚刚起步,涡扇6确定的研制方向与技术指标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采用2级跨音速风扇、11级高压压气机,第1级导向叶片可调,环管型燃烧室,高压2级、低压1级涡轮,高压导向叶片和工作叶片均为空心气冷叶片,平行进气混合加力燃烧室,收敛式无极调节喷口。全加力推力12.64吨,最大状态推力7.27吨,推重比5.93,整体数据与当时英国的“斯贝”相差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6年8月,高层批准涡扇6作为歼9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歼9其实是与歼8同期立项、平行研制的两个项目,都属于高空高速截击机。但当时浮夸风盛行,对于飞机的设计指标一提再提,最高升限从20000米、25000米到30000米,最高速度要达到2马赫、2.5马赫甚至3马赫。1968年2月,涡扇6第一台试验机组装完成。

1969年4月,为了集中力量搞“双三”飞机,空军党委决定歼9下马,实际上“双三”技术指标不仅我们达不到,就连苏联人也达不到。仅仅五个月后,9月份,空军党委又决定歼9还要继续研制。到了11月份,第二台试验机组装完成。

1971年2月,为集中力量搞涡扇6甲发动机,决定暂停研制涡扇6。

1971年9月,又决定继续研制涡扇6。

1972年4月,为集中力量仿制斯贝发动机,决定暂停研制涡扇6。

1976年12月,经过高层批准,将涡扇6作为歼13的动力装置继续研制。

1978年3月,第三台试验机组装完成

1981年1月,涡扇6成功通过连续24小时地面持久试车,具备了装机试飞条件。到了1983年4月,又陆续生产了7台试验机,共4个批次。

1984年,空军装备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歼9和歼6项目相继下马,作为其配套动力的涡扇6也终止研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涡扇6的研制历程,那段时间几乎是最混乱的时期,甚至生产地点换了五次,1966年,涡扇6试制定点在沈阳410厂,到了1967年底,转到株洲331厂试制,1969年7月又从株洲转回沈阳410厂,1972年6月从沈阳410厂转到四川江油624所,1974年5月又从四川江油624所转回沈阳410厂。这种“三上四下、五转移”的奇特经历是现在不可想象的。

在那种混乱的体制下,频繁更改配装机型的性能指标也是常事。一会儿要求突出亚音速、跨音速性能,一会儿又要求实现升限30000米、速度3马赫的“双三”指标,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让工程师们无所适从。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坚持就是胜利,涡扇6的研制走走停停,进一步退两步再进三步的反复来回,不断延期,如果我们再坚持一下,再投入一定资金,说不定就成了。并且举出了陆基中段反导的例子,我们一直坚持,现在的水平已经对美国造成压力了。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比火箭发动机要难得多,火箭发动机是一次性的,而航空发动机有循环寿命,在材料、机械加工水平、装配工艺、可靠性等方面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从1964年开始方案研究到1984年项目下马,涡扇6共经历了20年,几乎耗费了一代人的青春。据相关人员事后回忆:上级宣布中止研制的那一刻,设计师潸然泪下,台上台下也哭成一片。

除涡扇6以外,还有涡扇8、运十等许许多多的项目,从科研人员角度看是非常惋惜,但从决策眼光看,下马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军工研究一定要遵循科学自身的规律,许多问题不是政治挂帅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