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流传着一句话:海底捞你学不会!

从一个几十平的小店,到门店遍布全国的上市公司,海底捞用了二十年创造了餐饮界的奇迹。而海底捞最让人拍案叫绝的,便是无孔不入的服务。进了海底捞,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服务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开玩笑,海底捞就差亲自给我喂饭了!海底捞风生水起的同时,一本名为《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风靡大江南北,它成了全中国餐饮人的标杆。

然而,受人追捧的海底捞如今并不太平,先是疫情导致亏损、掌门人套现远走海外,而后股价暴跌,市值蒸2000亿,如同遭遇大地震!

海底捞真的沉入海底了?

“小辣椒”到“火锅茅”

在中国,海底捞是为数不多的餐饮上市公司之一。历经二十余年,创始人张勇把一个麻辣烫小店做到了火锅界的霸主,令人啧啧称赞。

九十年代初,技校毕业的张勇已经有了两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先是扑克游戏机,而后是倒卖汽油,全都是赔了钱买了教训。

好在张勇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志向远大,认真思考了一番,他决定换个行业,开家他在成都见到的串串火锅店。

90年代的简阳,180块钱的租金,20平的店面,张勇的店开张了。张勇为自己的店铺取名小辣椒,寓意像辣椒一样红红火火。

火锅店迎合当地民众的口味,张勇的小辣椒旗开得胜,半年时间就赚了两万多块钱。经常去小辣椒店里吃火锅的舒萍,和张勇日久生情,成了恋人。

沉迷于爱情中难以自拔,张勇索性关了自己的小店,靠着腰包里的钱和女朋友过起了潇洒日子。纵有金山银山也挡不住坐吃山空,没多久,张勇就囊中羞涩,不得不想办法赚钱维持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张勇的创业计划里多出了三个人,女朋友舒萍、铁哥们施永宏以及其女友李海燕。由于张勇有开店经验,所以不需投入资金,其他三个人凑了8000块钱,股份四个人平分。

1994年3月,张勇施永宏等四人的火锅店正式开张,取名海底捞。据说,海底捞这个名字还是从打麻将中得到的灵感。

一开始的海底捞,就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小店,屋里摆着四张桌子,张勇边看书边学习炒火锅底料,其他几个人抽空就围坐一起搓麻将。

张勇的火锅料炒的味道平平,但是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的经商之道把握得很好,很多客户都是冲着他的笑脸当了回头客。

但是,光靠笑脸服务争取到的顾客有限,海底捞生意平平,不上不下。向来争强好胜的张勇犯了倔,掀翻了店里的麻将桌,向其他几个人提议自己当经理,海底捞必须有规章有制度。

就这样,张勇为首的海底捞团队形成了。除了强调服务,也耐心把控原料质量、配套设施,别的餐厅还没有空调的时候,海底捞就已经率先安装了。

凭借着不懈努力,海底捞在简阳扩大店面,成为餐饮业的“头牌”,而后到西安、到北京,乃至全国开分店。据统计,海底捞在全国有七百多家分店,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海底捞一座难求,顾客们宁愿等几个小时也要去吃海底捞,只为去感受一番“近乎变态”的服务。2003年非典期间,海底捞顺应市场开启了火锅外卖时代,获得巨大成功。

2018年,海底捞在香港上市,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黑马,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值就翻了一番,而张勇夫妇的身价更是达到了6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其在资本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海底捞被称为“火锅茅”。

称霸火锅界,海底捞靠的是什么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四川人,海底捞的火锅味道真有那么好吃吗?他一定会意味深长地摇摇头告诉你,海底捞的味道也就那么着吧,在火锅界不算垫底但也不算最出彩。

那么,海底捞是凭借什么称霸火锅界的呢?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海底捞的服务。自从开业第一天,张勇就意识到了服务的重要。

初入行,火锅底料都是自己摸索着炒制,第一批顾客登门,张勇高兴地送了他们一盘点心,还在结账时便宜了十块钱。顾客临走,竖着大拇指称赞,海底捞,好味道!

半信半疑的张勇舀了一勺汤底尝了尝,那味道苦的差点吐出来。张勇恍然大悟,顾客是冲着他的服务给出的赞美。

从那以后,细致周到的服务就成了海底捞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服务质量与员工工资和晋升全部挂钩。

所以,当你去海底捞时,有人帮你拎包,有人帮你擦鞋,

近视眼的会提供眼镜布,长发女生会有头绳,如果你在排队等候还会有免费饮料免费美甲服务,

独自一人吃饭时还会有个大玩偶坐在你对面陪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过海底捞的人感叹,他们就差直接往我嘴里喂饭了!正是靠着体贴入微的服务,海底捞收获了一波一波的回头客。

然而,仅靠服务就能把火锅店做到如此宏大的规模吗,答案是否定的。

海底捞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标准化的门店管理体系,便于复制。拿快餐巨头肯德基举例,它风靡全球是因为汉堡好吃、薯条够香吗?

其实,肯德基的味道和其他小品牌差不多,但就是因为它有标准化的管理,门店装修严格一致、食材加工流程一致,便于迅速复制,扩大规模。

海底捞就是一家高度标准化的餐饮企业。每个门店的设计风格、logo位置全部一致,每个门店的菜品都是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员工服务方式和风格也全部如出一辙。不管顾客去哪家海底捞,都是相同的消费体验。

在火锅产业链的上下游,海底捞也形成了一套标准。从食材供应、底料生产、物流配送到门店装修、人力资源到收银点餐系统,都是海底捞自己成立的公司在运营,既控制了成本也控制了质量。

靠着标准化经营,海底捞得以迅速扩张,就连专门提供底料的颐海国际都在港股上市,海底捞成就了业内不可复制的神话。

除了国内市场,海底捞也注重开拓国际市场。2017年,张勇夫妇在新加坡购入豪宅,正式入籍新加坡,并在当地大力发展海底捞业务。

根据海底捞2018年财报,直营门店达到466家,其中430家境内餐厅,36家境外餐厅。而且,海底捞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力争突破千家门店。

只是,不论是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还是餐饮行业的发展,都存在着种种不稳定因素,海底捞的前进并没想象中的顺利。

沉入海底的海底捞还能浮上来吗

2020年7月中旬,据海底捞的财报显示,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累计亏损超过十亿元。而且,让股民们寒心的是,张勇早在两个月前就通过出售股份套现15.6亿元,转手存进了新加坡银行。

仔细推算,这是海底捞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再联想张勇入籍新加坡、大量套现,不禁让人生疑,难道海底捞要沉?张勇要跑?

虽然张勇极力安抚股民也安抚市场,被问及对疫情期间停业的看法,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就当个员工放个长假。言下之意,海底捞家大业大不怕亏。

然而,这并不能左右资本市场预期,在一片叫衰的声音中,海底捞在股市遭遇腰斩。从2021年2月16日,到2021年5月7日,海底捞的股价从每股85.8港元跌到42.55港元,短短56天市值就蒸发了两千亿!

于是,关于海底捞市值56天跌2000亿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吃瓜的人议论纷纷,海底捞这是怎么了?火锅茅的辉煌就要结束了?

冷静下来想想,抛却外部环境对海底捞的影响,内部暴露的问题反而值得警醒。

从后厨出现老鼠,到菜里发现苍蝇,以及筷子检出大肠菌群,海底捞的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此外,顾客投诉“菜量减少价格提高”,酸梅汤柠檬水十元一位,料碗十元一位,价格高得离谱;

除了盲目扩张门店做大规模,海底捞还热衷于跨界并购。从2019年开始,并购“优鼎优”进入冒菜、拿下“汉舍中国菜”进入传统中餐、内部推出“捞派有面儿”、“饭饭林”、“秦小贤”等品牌,还推出了自己的奶茶品牌……

而且,掌门人张勇移民新加坡并套现转移资金的做法,也让大众嗤之以鼻。

桩桩件件都让海底捞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有人感叹这再也不是从前的海底捞了。看来,海底捞想一口吃个胖子,却忽略了“消化不良”的问题。

商场如战场,你做不好自然会有人赶上来做得更好,如果海底捞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那真有可能会如传言,彻底沉入水底。

经商抑或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海底捞能明白这个道理,依然为时不晚。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