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汇,本意是说患了白内障因此眼球发白的狼,后来不知是何原因,这个形容病态狼的词汇,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某个爱心爆棚的古人,想去挑逗路边的一条狗,原本以为迎接他的是热烈的拥抱,却因为狗子患了白内障,错把肥嫩的双手当做了猪肘,一口下去成了人间惨剧,别人问起你的手咋了,只好淡定地回答一句被白眼狼给咬了,毕竟被狗咬了真心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白眼狼除了被用来形容忘恩负义的小人,还常被父母拿来形容不孝顺的孩子,同时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越是宠溺的孩子,到老的时候往往很少有孝顺的,反倒是小时候不怎么疼爱等那个孩子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反而对自己很孝顺。

事实上,白内障这种病往往是后天形成的,所以父母眼中的白眼狼也并非生下来就如此,之所以成为白眼狼,大概是后天父母的养育行为塑造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直男追女孩子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便是毫无保留的各种示好,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抱得美人归,而是把女孩子吓跑了,其实这也不能怪女孩子。

让我们来换到女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当一个并不是十分熟悉的人突然之间对你特别好,你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感谢他,而是下意识的会想他图我什么?图我长得漂亮?图我身材好?毕竟对方连女孩啥性格啥喜好都不了解啊,说白了就是馋人家身子,所以大部分正常点的女孩会感到害怕,觉得这个人很浅薄,导致的结果便是远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种人的本能,当她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释的问题时,便会潜意识的用自己能够想到的答案去让这个问题逻辑自洽。

孩子眼中的父母也是如此,当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各种宠溺,有求必应的时候,孩子也会通过潜意识去解释这个行为。但此时的孩子阅历十分有限,并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自然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他们眼里,这样的父母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讨好自己,然后下意识地觉得父母是对自己有所求的,甚至将自己当作一个天皇巨星,一颦一笑便是对周围“伺候”自己的人的恩赐了。

这种属于孩子潜意识中的逻辑一旦形成,他和父母之间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亲情了,而是处于一种类似粉丝与偶像的之间的病态关系,即使父母对他再好,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感恩之心,甚至还会心生厌恶,等到父母上了年纪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第一时间选择远离甚至抛弃。。

自古以来,有经验的老人都是不提倡年轻父母宠溺孩子的,因为这样并非是对孩子真正的好,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害孩子。

船夫在之前的文章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那就是万事万物都不能只看表面,有些时候我们想要害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对她好的方式,而我们想帮一个人,或许或许却需要采用一些表面上看对他有害的方式。

举个例子,当孩子犯了错,父母就应该惩戒他,表面上看惩戒或许会让他受到一时之苦,但从长远上角度来看,这种短期或许会对他产生伤害的方式,本质上确实在帮孩子,让他在以后的成长之路上,不再犯类似的错,更容易收获美好的事物。

同样当父母毫无底线地去宠溺一个孩子时,表面上看是让这个孩子享受到了物质的优越和生活的安逸,但本质上却在孩子成长最关键的阶段扭曲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竟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埋下无数隐患。所以这样的父母哪里是在爱孩子,明明是在害孩子。

与备受宠溺的孩子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备受亲生父母冷落,甚至还遭受一定程度家庭暴力的孩子,他们早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阴暗面,对所谓幸福的期望值就被压得很低很低,甚至很多饱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最大期望就是父母只要不整天家暴他便心满意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只要给他一丝丝关爱和照顾,便会让孩子十分感念她的恩情,甚至渐渐淡忘,曾经带给她的伤痛,这也是为何很多不受待见的子女在父母老的时候,反而一直在身边照顾陪伴。

当然,心理学上对这种情况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说的是犯罪分子对人质施加较长时间的暴力迫害后,稍微对人质做出些善意的抚慰,便会让人质对犯罪分子产生好感,甚至还会做出帮助犯罪分子的行为。

觉得很奇葩吗?其实生活中很常见,因为人的感情认知是可以被欺骗的,举个例子,冬天的时候我们从寒冷的外面回到客厅时,便会感到很温暖,但如果我们开着浴霸,洗完热水澡再次回到客厅时便会感到很冷,这两种情况发生时,客厅的温度其实都是一样的,造成这种感知差异的原因是我们之前所处的环境,与当前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值,而和温度本身无关。

我们对待感情的认知也是如此,我们评判一个人对我们是好是坏,并不取决于这个人的行为,而是取决于之前周围人对我的好坏程度与当下这个人对我的好坏程度的差值。

这就是为何很多原生家庭充满否定和谩骂的女孩子,刚一长大遇到一个花言巧语的小流氓,便以身相许了,不是这个女孩傻,也不是这个小流氓多厉害,而是原生家庭将女孩子对周围人的期待值打压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男孩子稍微示好,这个差值就很大了。

这也是“富养女”的真正目的,本质上其实不是要如何骄纵女儿,而是要让女孩子对周围人的期待值别太低,不然随随便便一个浪荡子就把一颗纯真少女心骗走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会不会有很多年轻父母觉得应该对孩子冷酷或暴力些呢?可千万别这么干。

对孩子家暴或者打骂的确可以迅速降低孩子对幸福的期望值,但同时不要忘了,这是建立在摧毁孩子自信心以及对幸福的渴望基础上的,这样的孩子从人生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不突破自我的枷锁,和原生家庭的阴影,终其一生都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会深陷抑郁和自我否定中无法自拔。

以上是两种教育孩子的极端案例,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没有好结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会理解为何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古人要提倡慈母严父,对孩子既要有温馨的关爱,也要有严格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客观的认识自己,形成一个健康健全的三观。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生活中很多父母口中的白眼狼,并非是天生的,而往往是父母后天宠溺出来的。

2021.06.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