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丰凤鸣 报道

近日内蒙古5个集体、10名个人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表彰。内蒙古乡村振兴成就获得背后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效支撑。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乡村振兴频频发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等文件的下发,完善着监管体系,着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在此期间,内蒙古多个地方政府部门、多家金融机构也在金融领域加大了资源倾斜力度。

顶层设计,制度框架完善监管引领

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对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提出具体要求,包括鼓励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内设机构、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记者了解到,近期监管部门连续分布多份文件,通过完善制度框架、突出监管引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质效。

今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并要求金融机构重点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痛点问题“按需施策”。比如,强调“健全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制定差异化的信用贷款政策”等,缓解新型农业主体抵质押物不足、风险分担机制欠缺的问题,并推动银行制定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

紧接着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共十项指标考核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情况。据悉,此次《办法》明确金融支持的对象,即引导金融资源适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等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支持,让金融机构清楚支持着力点。同时强化激励与约束的作用,对于考评合规优秀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监管、政策倾斜,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业人士指出,今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在此背景下,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对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明确的要求,非常及时和必要,有助于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服务。

2021年5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由自治区农牧厅统一领导和管理,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这既是自治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记者注意到,乡村振兴战略在近期自治区多个地方召开的专项推进会上受到了重点关注。例如,近期兴安盟行署召开金融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推进会暨金融支持兴安盟“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政金企签约仪式。22家金融机构与1675个项目达成融资意向,金额88.32亿元,项目涉及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等多个领域。同样,在乌兰察布市近期召开的全市重点企业融资推进会上,该市市长奇飞云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站在助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的高度,进一步把握大势、服务大局,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障,同心协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在6月10日召开的内蒙古银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推进会上,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与9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肉牛活体抵押现场放款。通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通辽市政府将积极从政银双方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落实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好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谋划推动合作领域的重点项目。

多方联动,金融活水流向乡村振兴

据悉,近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不少地方金融机构已经根据自身禀赋特点,设定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要求。通过“保项目、入园区、进企业、下乡村”行动,乡村金融服务质效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银行贷款政策方面,记者了解到,“脚下有地,手里没钱”一直是牧民融资难的真实写照,对此,兴安盟科尔沁蒙商村镇银行先后推出乡村振兴系列信贷产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草原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着力解决农村牧区抵押难的根本问题。通过与科右前旗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共同推进实施“草场承包经营权试点抵押贷登记”工作,成为兴安盟首家办理牧民草原证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国有大行一直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据介绍,中国农业银行通辽市分行提供的“惠农e贷”,不仅办理程序简单,而且贷款过程中无抵押、无担保、利息低、周期长的贷款优惠特色服务更让老百姓满意。“我们采取的是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农户信息建档和移动创户开卡、手机银行放款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能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贷款。”在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方面,邮储银行通辽分行推出“极速贷”,采取线上申请、线上支用方式,简化贷款手续,10分钟内即可完成贷款发放工作。据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农业银行通辽分行“惠农e贷”农户贷款余额30.5亿元,较年初增加18亿元,惠及农牧户5.4万户。邮储银行通辽分行“邮农贷”已发放1422笔、总金额2.42亿元。

内蒙古银行作为自治区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同样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据内蒙古银行相关人士介绍,为深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日该行成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从总行层面绘制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图。在业务方面,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农牧业抵质押物范围、提高抵质押率等一系列方式,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在落地方面,内蒙古指导基层分支行因地制宜,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例如,按照地域特色,内蒙古银行指导各分行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先后在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通辽市等地打造玉米金融、肉牛金融、薯业金融、葵花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形成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为依托,服务上下游、带动各环节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近三年,我行及主发起村镇银行累计投入涉农贷款900多亿元,惠及农牧民及涉农企业30万人(户)次。”内蒙古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2021年,该行计划在全区投放信贷资金110亿元,其中投向农牧业领域不低于1/3,并正在对授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优化。

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农牧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也是破解“三农三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难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三牧”发展的政府性担保机构在金融助力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据悉,在今年“春耕备耕”期间,鄂尔多斯市农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该市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4月末,累计完成“三农三牧”融资担保业务651笔,担保金额1.5亿元。其中2021年新增担保业务507笔,担保金额1.2亿元。目前,累计在保余额1.4亿元,较上年末余额增长了341%,担保放大倍数突破1.8倍以上。该担保机构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活水惠泽全市农牧业发展的作用,助力该市乡村振兴战略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在引导金融活水更多、更精准地流向广大农村、牧区,努力在支持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自治区多个地方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发出了内蒙古声音,展现了内蒙古担当,贡献了内蒙古力量。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