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艺雕刻时光,

用匠心手写文脉,

用器物见证传承。

6月1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我市两个项目入选,分别为烙画(南阳烙画)、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

今天房叔就带大家走进非遗项目,聆听历史,守护非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烙画:岁月失语,惟它能言

烙画,起源于河南南阳,被誉为“南阳三大宝”之一。

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以温度在摄氏300度至800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呈现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主要工序有构图、选材、起烙样、烘烫、题款、装裱等;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烙画分为传统烙画(不套彩)和套彩烙画(现代烙画)两大系列;作品包括冬青木筷子、笔筒、葫芦、台屏等小件日常用品,屏风、家具等大家家具用品,木板烙画、宣纸烙画、丝绢烙画等装饰用品;色调以烙为主,套彩为辅,色泽沉稳,古色古香,厚重典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到了光绪三年,才被南阳的民间艺人赵星三重新发现整理,并延续至今。关于南阳烙画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还留下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

本次南阳烙画是以市烙画厂为主申报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师徒传承是当前南阳烙画的主要传承方式,至今已有六代传承人,传承有序、谱系清晰。已经与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设立烙画选修课,培养后继人才。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打春牛:沿袭古老习俗,投射淳朴民风

古语说“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称“打春”。

“打春牛”分为祭春、迎春、打春、闹春、送春等,是社会传承,是人们自发组织的围绕时令节点的农事庆祝仪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打春牛”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这一活动固定于立春之日,始于汉代。其后历代都有关于制土牛的记载。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由来已久。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当时每逢立春前一日,知县率众官到先农坛祭祀由钦天监颁布制作的“春牛”和“芒神”(主管树木的神)。祭祀完毕,知县在附近田地里亲手扶犁耕地一垄,表示代御亲耕,以迎春气而兆丰年。然后第二天立春日在县衙大堂前“鞭春”。大堂前设香案,摆香烛、猪羊、白酒等祭品,知县跪拜祭祀后,带领众官吏绕牛三圈后,鞭打春牛(泥塑或纸糊的),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等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五谷丰登,吉年有余。随后人们出县衙开始游街闹春,鼓乐、狮子、旱船、高跷等民间杂耍奇玩尽兴表演,到处洋溢着吉庆欢快的气氛,将打春牛活动推向高潮。

内乡县衙打春牛习俗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并用以指导生产生活的范例,它表达了人们对春耕的重视,也体现了耕耘才能收获的价值观;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软弱又坚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

老手艺,新传人,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