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支付迎来4.0时代。新时代下的支付已然成为商业社会运营的基础设施,但支付安全隐患却逐渐暴露,其中尤其以虚拟货币支付为首的问题正在成为业内亟待根治的“顽疾”。对此,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特别关注到利用虚拟货币充值引起的支付风险问题。

一场针对虚拟货币支付的监管风暴正在掀起。

1

“虚拟货币+跑分”加剧跨境赌博监管难度

虚拟货币自诞生12年来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却因其独具的匿名性,便捷性和全球性等特点,成为跨境赌博、恐怖融资等犯罪的温床。

在赌博活动中,虚拟货币被作为赌博跑分的重要媒介。所谓跑分,就是犯罪分子利用跑分者的个人收款码,在电信网络诈骗、赌博、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实现代收账,并从中赚取佣金的行为。跑分者在其中扮演着出租、出借账户的角色,不仅承担“做帮凶”的犯罪风险,也存在资金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

当跑分、虚拟货币被用于赌博场景时,赌客将资金支付给跑分者,跑分者向赌博平台支付虚拟货币完成下注,最后庄家用虚拟币向跑分平台或虚拟货币承兑商兑换回现金。

统计显示,近13%的赌博网站支持虚拟货币平台充值,这在为犯罪分子降低赌博门槛的同时,也加大了监管、公安侦查、打击犯罪链的难度。

2

全国“断卡”出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

除了跨境赌博场景,虚拟货币在也被广泛运用于跨境洗钱犯罪活动中。近期,在全国“断卡”行动开展第五轮集中,公安机关对利用虚拟货币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的违法犯罪团伙实施集中抓捕。截至6月9日15时,共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70余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收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和跑分类似,这类犯罪团伙会以1.5%至5%不等的“佣金”,引诱个人出借个人银行卡,按要求提供资金流转服务,并将其包装为洗钱利益链上的“币农”。

在这类犯罪行为中,诈骗团伙骗取到资金后,为了躲避监管,便将赃款转移至“币农”的银行卡,币农”随后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上购入、兑换不同种类的虚拟货币,并最终转入犯罪团伙的虚拟货币账户,完成跨境洗钱的最后一步。

截至目前,“断卡”行动共打掉非法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1.5万个,抓获“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31.1万名,治理违规行业网点、机构1.8万家,取得显著成效。

3

银联风控筑牢支付安全墙

眼下,对非法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增加整治威慑力,已然成为监管机构、行业参与者、普通用户共同维护健康支付环境、正常经济秩序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中国银联聚焦“支付为民”,借力先进技术向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识别、风控能力,2020年,拦截可疑涉赌交易3500万笔,配合公安机关查处案件1.3万起。与此同时,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坚决防范与打击包括利用虚拟货币涉赌、涉诈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提高自身防骗防诈意识及法律责任意识,亦能从c端遏制用户充当“币农”“跑分者”角色的违法行为滋生。

对此,银联风控专家强调,要守护好个人敏感信息,注意识别套路,防范不法分子以高利理财、虚拟货币、 网络借贷 为噱头进行“利益”诱惑实施欺诈。同时也要坚决抵制网络赌博、跑分等非法平台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非法平台,要提醒身边亲友注意并积极通过“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中心”、公安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综合举报平台”等官方网站举报。

图1 银联风控专家巧送“安全锦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 卢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