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各国军队就有不少提振士气的方法。司号、击鼓...应有尽有。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部队也有一款专门的乐器用于振奋士气。这款被称之为“苏格兰高地风笛”的特色民族乐器,可以说就是英国近代活脱脱的历史,无论是血腥的一战还是残酷的二战,哪里响起苏格兰风笛,哪里就有英国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营地周围演奏苏格兰风笛的英军士兵。
2010年,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战马》中,就出现了英军士兵在苏格兰风笛的悲壮之音下,向着德军阵地发起决死冲锋的场面。事实上,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这些看似“轻松”的士兵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友们深陷敌军火力打击之时,来一曲《苏格兰勇士》无疑相当于给步兵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能激起战友们的勇气继续向敌军发起突击,最终赢得胜利。

战斗中,苏格兰风笛手往往都是身处最靠前的位置。
在二战中,也有这么一位“苏格兰勇士”,用他那高昂的风笛奏响强劲的音符,引领着战友们奋勇冲上滩头,顺利打垮德军抵抗。而现如今的诺曼底滩头上依旧竖立着他的雕塑,供世人所怀念。他叫比利·米林。
1922年7月14日,米林出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里贾那的一个传统苏格兰移民家中。在他3岁时,其父带着家人不远万里重返英国本土的格拉斯哥,并在市警察局当中找到了一份警员的职务。深受父亲影响的他在长大后决心成为一名风笛手,而他的梦想也在从军后变成了现实。
1940年8月,在面临德国“海狮”行动的威胁下,英国本土开始全员征兵。而作为一名志愿者,米林本人在当时的威廉堡(Fort William )加入了当时的国民警卫队。由于出色的风笛演奏技术,他本人先后在苏格兰(高地)轻步兵团和女王属卡梅伦高地人团担任风笛手职务。真正让米林成功转为英雄的,是他本人在诺曼底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米林调至第4突击队后,趁着闲暇时分在为战友们吹奏一曲高地风笛,而米林本人也没能想到,自己的一番小试牛刀竟然能在日后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霸王”行动中,米林本人和他的另一名战友,罗威特(Lovat)作为风笛手一同参战。在“朱诺”滩登陆后的他们,根据命令跟着突击队主力一同去支援先前在“飞马桥”上遇到德军阻碍的英军第6空降师下属第2伞兵营。由于风浪缘故,直到下午1点时第4突击队才展开登陆作战(原定计划是中午时分),而此时的德军早已开始集火射击已经上陆的英军士兵。
迎着德国人的迫击炮弹和机枪弹,米林义无反顾的吹起了他的风笛,边吹边迎着枪炮声奋勇向前。这位英国风笛手除了一只风笛,没有任何的武器!神奇的是,音乐仿佛是他的护身符,在他吹响风笛期间,没有一发子弹击中他!他的战友们在看到了米林这种无畏精神后纷纷站了起来,一鼓作气将岸边的德军工事炸了个精光!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阵亡了12个人。倘若没有米林的那奋不顾身的一起身,恐怕英国突击队的伤亡还要更大。

1944年6月6日朱诺滩头登陆战中,米林随战友一同冲下登陆艇,向海滩发起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米林头上戴着的和吹响的风笛都是他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过的19世纪“传家宝”!也就是在这次战役后,他的风笛和软帽,苏格兰裙一起被送入了博物馆成为了展品,永远供世人所瞻仰。而这位奋不顾身的英雄也于2010年去世,享年8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诺滩头上的米林雕像,他的战斗精神与勇气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2005年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米林再一次拿举起风笛,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朱诺滩头上,吹响了苏格兰民歌,今日回首,似曾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