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小的鸟类恐龙?

去年,中国地质大学恐龙化石专家邢立达,在一个远古代时代的琥珀中,发现一只类似蜂鸟的恐龙化石,并与相关学术团队一起重建“还原”,迄今发现的最小鸟类恐龙化石的原本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被引起广泛争议,是因为它那长着的小小尖牙、凸出的眼睛、几乎完整的头部骨骼。这些特征,让专家们下意识地,把它与古代的小恐龙进化成鸟的这一过程联想起来。

可这个科学推论,在刚刊登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时,就遭到了广泛争议。

而最近的科学新发现,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已彻底推翻了这个结论与看法!

因为,考古生物学家们,在此琥珀被发现的同一个地区又有新发现了。从另一副长相与这“史上最小鸟类恐龙”看似不一样的化石,但又有极其相似的骨架出土,引起新一轮的讨论与争议。

新的研究结果,也试图从侧面去彻底推翻这个“史上最小的鸟类恐龙”的结论。这只所谓的“眼齿鸟”(oculus-udentavis khaungraae),事实上,很有可能仅是一种蜥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蜥蜴,为什么会长一个酷似鸟类一样的喙呢?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那是原本很可能仅是它的长鼻子,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压扁了,所以它更像一个喙。

比如,美国佛罗里达的自然古生物学家、该州的历史博物馆馆长爱德华 · 斯坦利 Edward Stanley,给出自己的理解:你想象一下,若把蜥蜴的鼻子捏成三角形,会不会让它看起来像一只鸟呢?

当然,其实这个“史上最小的鸟类恐龙”被曝光的时候,就引起学术界广泛的争议!

哪怕它真就长着一个喙状的鼻子,但学术领域,持反对声音的学者和专家。而支撑他们质疑的关键点在于:最早期的鸟类化石,确实有曾被发现嘴里长满了牙齿,这也是它们,从恐龙进化过来所留下的痕迹。可这些带牙的动物,其牙齿一般都是窝状的,而不是像这只化石上所呈现那样,直接附着在颌骨上。

另外,也从来没有早期的鸟类,会拥有像蜥蜴那样的眼睛,所以,这一个个质疑声提出来的时候,也让权威杂志《自然》,最终选择了撤回了那篇学术论文,并宣布:结论,还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有可能存在分类上的错误......

可对论文作者一方,他们依然坚持当初的推论观点,然后双方各执一词,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新证据表明:它是一种未知的小蜥蜴

因在琥珀发现所在,人们新发现的一具远古时代的蜥蜴类动物化石,给后面的说法,提供了一些更有力的证据。

其实,人们刚发现这块新化石时,没下意识间,并没有把它们一下就联想在一起。毕竟光从外观上,两者,还是有很多地方格格不入的!乍一看,它与去年报道的那最小鸟类恐龙化石头骨并不相似。

可当科学家们,将琥珀中那发现的最小鸟类恐龙与琥珀的沉积物分离后,两者再一一对比,特别是CT的扫描结果出来后,人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譬如,骨骼和软组织结构非常相似;又比如:牙齿附着在颚骨上,拥有类似蜥蜴的眼窝,大小和形状相似。

同时,也因为“最小鸟类恐龙”琥珀标本,被保存得如此完好,一些科学家,甚至可以辨认出它鼻子顶部和下巴下面的一些软组织结构。

这些,似乎是松散的皮瓣,很像一些爬行动物,在求偶过程中,就常常展现出膨胀的皮瓣。而这一特征,在现代的其他蜥蜴种类身上,也是很常见的。

第二,新发现的化石

还有清晰可辩的鳞片和完整的头骨,还有着曲棍球棍状的鳞状骨。而这些特征,哪怕是如今所有的鳞状爬行动物,都同样存在着的特征。

而这两块小小的化石,也并不属于同一物种,哪怕CT的扫描结果,直接表明它们同属一种蜥蜴大类。

所以,研究团队推测:在约1亿年前,这两类别,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它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区域......

有了这个结论后,这个新物种,就他们命名为 oculus udentavis naga!

这种蜥蜴,相比于现代所有的蜥蜴物种,还是有着它独特之处,所以,发现者坚持认为:它,代表着一群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有鳞动物。

而还有同样观点的,也包括了英国伦敦大学,专门研究古代生物、脊椎动物进化形态的学者苏珊-埃文斯Susan Evans,她认为:尽管,它呈现出一个拱形的头盖骨,和一个长而尖的鼻子,但它并没有表现出鸟类应有的物理特征,所以,无法用来维持与鸟类的亲密关系。它的所有特征,更趋向表明它是一种蜥蜴!

对于这个“压扁”的鼻子,科学家给出属于自己的猜测:会不会是在形成化石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外力挤压呢?

若没有这种压缩,它就会像另一种蜥蜴化石的长鼻子,而不是像喙。

但这也同样是一种猜测......

研究人员仍然不能确定,这种名叫oculus,在蜥蜴家族进化过程中的确切位置,但让他们自信的地方,至少现在,他们找到了正确方向。

当然,这些学术观点,近日已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去接受更多同行的质疑与讨论。

科学真相,需要不断去努力探知

但不得不承认,当古生物学家们,通过亿万年前所遗留下来的化石痕迹、去反推、重建这些化石的原始形状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带着个人的理解与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印证历史过去时,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可更多的科学发现、更多的化石证据的出土,也会帮助我们一点点地逼近“真相”!

在探寻科学的路上,真相,或许会迟到,但不会永远被掩盖,总有一天它总会水落石出的,只是,在不断推论——证实——质疑——推论的路上,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与寻找更多的蛛丝马迹,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