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0年底以来,芯片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多个行业的主旋律。随着缺芯现象的加剧,涨价已经是势在必行,有芯片甚至已经涨价5倍。在此情况下,包括芯片代工商在内的半导体厂商纷纷赚得盆满钵满。

6月15日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厂商的营收依然达到13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398亿元),环比增长 0.5%。据悉,半导体行业营收一季度出现环比增长非常罕见,这是该研究机构19年来出现的第三次。

分析人士指出,疫情打乱了通常的市场状况,芯片短缺也推升了众多半导体元件的平均售价,最终结果是推升营收增长 0.5%,明显好于此前的平均下滑约 5%。可以看出,全球芯片短缺情况相当严重,那么中国的相关产能跟得上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指出,现如今,中国需要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很多中企已经开始抓紧机遇,加大投入转向自主研发、生产芯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也指出,不必对汽车芯片供应紧张过分恐慌。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加速布局,未来汽车芯片将加速国产化。

据澎湃新闻6月15日最新报道,很今年2月份,上汽与智能芯片独角兽地平线签订战略协议,开始研发造芯;中芯国际、士兰微也分别斥资26.5亿美元、20亿元扩建生产线,提高芯片产能。

不过,中国汽车企业受到的影响仍要小一些。截至当前,我国尚未有车企因缺芯涨价;而特斯拉年内已经是第7次涨价。吉利已经针对此次芯片的供应风险,向供应商锁定了3-6个月的长期订单,以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文 | 吕佳敏 题 | 曾云梓 图 | 卢文祥 审 | 曾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