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经典笑话:老师罚学生抄自己的名字“100遍”,一个叫丁一的学生2分钟就搞定,另一个叫吴轟的学生却哭着写到了凌晨。

抛开笑话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出繁体字在生活学习中带来的不便。不光如此,之前就有人因姓名中使用了过于复杂的繁体字在办理身份证时遇到了不少麻烦。

在简体字为大众所接受的现今,有一些人为繁体字“打抱不平”,他们认为只有回归繁体才能更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且不说这类人将文化和文字直接等同的想法是否过于轻率,单就认为懂繁体等于有文化就足以令人贻笑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一个繁体字就可轻而易举的概括。且正是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才能一直保持活力,汉字的简体化促进了更多人去学习,激发了更多人学习的动力,是文化发展创新的表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次变革。

这样看来,主张汉字全面繁体化,认为汉字简体化会使中华文化丢失的人实在是倒行逆施、庸人自扰。

汉字的简繁之争

其实,汉字的繁简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清末民国初之时,钱玄同等学者公开提出汉字简化倡议与相关文章,且当时的政府也在1934年通过了《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而蔡元培、陶行知等学者也联合各大杂志社发起手头字运动以进一步推动汉字简化进程,当时便已经开始了对于删繁入简的争论,之后因战争原因推进汉字简化工作虽暂时告一段落,但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工作相继恢复。

1956年新中国开始施行《汉字简化方案》后,关于汉字的简繁之论便愈演愈烈,在2008年两会期间,以宋祖英、黄宏为首的文艺界政协代表就曾联名递交了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次年,政协委员潘庆林更是提出了《恢复繁体字》议案,提议“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这两次提案经报道,都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的讨论与争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改革开放后,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和缓改善,汉字的繁简问题便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也引发了愈来愈多的思考与辩论。

而在2015年3月4日,冯小刚等人公开提出恢复繁体字的意见更是将这场争论推上高潮。

有支持汉字繁体化的自然也有支持汉字简体化的人,其中著名历史学者易中天则对所谓“过半中国人读不懂繁体字,中华文化已死”这样危言耸听的言论回应到:简体字并不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就算大部分中国人不认识繁体字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并不在于标榜吹嘘,而是在实际生活中传承,显然简体字的传播比繁体字更广,也更容易。

同时易中天教授还质问那些爱吹嘘标榜的人,能把“亂竈龜鬱”这几个字写出来吗?

著名导演姜文在节目中也说到尽管他是书法爱好者,但他从不赞成恢复繁体字,更是对所谓因支持繁体字而莫名产生出优越感的人十分鄙夷:“那些人,几斤几两不知道吗,秀什么优越感。”

繁体字不是彰显优越的工具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只有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汉字从中华民族创造出来后,汉字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之所以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各个国家拥有自己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文化之所以能流传,首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文字,之后汉字经过不断演变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直演变到现代汉字。

如果说文字繁体化的恢复可以离中华文化根源更近,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去学甲骨文,以便更加接近中华文化根源呢?说到底还是文化不足,却硬要标榜自己,所以把繁体字拿出来当工具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

复兴文化不是哗众取宠繁体字作为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其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在今天这个倡导文化自信、各个国家争做文化强国的时代,我们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大国更是十分重视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网络上有一个“以你之名守护汉字”的活动,只要点进链接,输入姓名即可在众多汉字中领取一个会被你守护的生僻汉字,这个活动给每个生僻字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唯一、专属,使得得到这些字的人更加珍视并且将之永远记在心中,而汉字,也在被铭记的过程中被流传下来。

“很多人都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这是综艺《国家宝藏》中石鼓的前世传奇中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的台词。

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为后人所不知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乃篆书之祖。石鼓一字抵万金,创下中国文物史上的奇迹。

而司马池誓死也要找到真正石鼓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对文化的信仰。回归中华文化,绝对不是哗众取宠地一刀切式恢复全面汉字繁体化,而是要去创新并心中真正带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小结:

文字之所以被创造,原因是人们要用文字来交流,来进行记录、进行文化传承。逆行倒施的最终下场便是被社会所淘汰,弘扬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创新,只有创新发展才是文化进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