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省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有富饶的物产资源,它的发展离不开一众领导人的辛勤奉献,其中就有一位曾主政海南、也做过江苏省委副书记、官职正部级的领导人,他就是邓鸿勋。

一、投身革命铸忠魂

说话做事都很实诚,看问题非常透彻,条分缕析、入木三分,这是了解邓鸿勋的人对他的评价。

1931年1月,邓鸿勋生于江苏无锡。194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共产党员的名录上有了邓鸿勋的名字。

这一年,正是解放战争开始不久,中国时局已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高潮的前夜,时值中学的邓鸿勋难掩心中的革命激情,于是他毅然决然投身革命的洪流中。

从1947年12月一直到1949年4月,邓鸿勋在昆山和无锡一带活动,他一边教书一边秘密地开展地下工作,经过时间的打磨,邓鸿勋逐渐成长为实践沉稳的共产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邓鸿勋进入江南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学习。江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建校历史的名校,其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

多年的发展,江南大学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自不用多说。在校期间,邓鸿勋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充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1952年邓鸿勋从江南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多家钢铁公司任职,他在工作中展现出的热情和专业度,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个员工,他的能力被大家所认可,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1972年邓鸿勋恢复工作,在江苏镇江担任焦化厂厂长和市计委主任等职务,1983年邓鸿勋正式进入镇江市人民政府工作。

1984年,邓鸿勋回到故乡江苏无锡,任无锡市委书记,任无锡市委书记的五年,邓鸿勋领导无锡市提前十年完成了无锡经济发展“翻两翻”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邓鸿勋也十分关心教育发展。在任内,为推动家乡高等教育发展,同时,延续原私立江南大学的命脉,邓鸿勋多方奔走,推动原无锡大学改制升级,成为江苏省的重点高校。

2008年校庆期间,邓鸿勋还被校友们公推为“杰出校友代表”(五杰之一),由此可见邓鸿勋在无锡教育圈和江南大学校友界中的德高望重。

1989年,邓鸿勋58岁,开始出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一职,虽然只有一年的时间,但他留给江苏人民非常好的印象,和蔼可亲的为人,实实在在的做事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爱戴。

二、主政海南促发展

1990年6月,59岁的邓鸿勋主政海南,1992年4月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为一位在两个省都有过书记任职经历的领导干部。

在海南期间他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海南发展的政策,从农田水利建设到金融贸易、人才干部的培养,他坚持由主流向重点推进,两手抓两手硬,为海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邓鸿勋在众多领导海南发展的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绝对无可厚非。尤其是其主政时期,在海南三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8年海南建省开始了办特区的历程。目的是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华南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发展中心。

邓小平同志80年代中期在数次谈话中语重心长地一再叮咛:“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个很大的胜利”。

为了达到经济上赶超的目标,建省之初,海南提出了以南北两极带动整个海南岛发展的经济战略。

“北”也就是海口,它是海南岛北部的经济中心,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即三亚,这是海南岛南部数市县的中心。

然而,建省以来,海南发展现实却并没有朝着“两极”带动的预期发展,相反,南北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建省之前1987年海口为2029元,三亚为950元。三年过后,1990年海口已激增至5102元,超过北京、天津,接近上海水平。

而三亚仅为1423元,处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下。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由88年的1:2.1扩大到90年的1:3.6。1990年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海口为30.1%,而三亚仅为2.8%。

更直观地看,海口和三亚的城市面貌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90年代的海口,现代化的高楼已是鳞次栉比,市内出租小车满街奔驰,人均占有量竟位居全国之首,吸引着四方投资和掘金者;

而三亚城区依然破烂,连几座像样的建筑都没有,满街除了三轮或者“四蹦子”以外也没有几辆像样的的士,外来投资者、打工者更是门可罗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加速三亚发展,缩小南北差距的问题成为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雁群是否能顺利起飞,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无疑起到了雁头的作用。

鉴于三亚当时状况,省委省政府在1991年开始较大规模的充实调整了三亚市的领导班子,这个领导班子中既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调来的专长地区经济治理的干部,也有专研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经济的“博士副市长”。

更有在本地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精力上更加集中的干部。如此就为三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1991年11月11日,就在三亚新的领导核心形成后不久,时任省委书记邓鸿勋、省长刘剑峰一同来到三亚考察指导工作,与三亚市党政领导一起商讨加快发展步伐的大计。

邓鸿讯首先从海南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具体分析了三亚面临的问题,他指出,目前海南的发展,北边初步起来了,可南边还没起来,南边的关键就在三亚。

东线高速公路投资13亿元,凤凰机场投资6亿元,一共19亿元,这么大的投资都是为了三亚。如果三亚不较快发展,不以发展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到时这些投资就都得打了水漂。

邓书记还尖锐地指出,现在三亚的城市建设这么落后,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开通后,让大批国内外的游客到三亚来,看到还是那破破烂烂的旧样子,能允许吗?

在分析了三亚面临的问题后,邓书记和刘省长向三亚的同志明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大大加快三亚建设的速度。

两位领导特别指示,旅游业可以作为三亚的一个主导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对标国际,高质量发展。

如亚龙湾,千万不能让人随意糟蹋了。邓书记还鼓励市领导找机会到国外去看看,开阔一下眼界。

邓书记还对三亚的同事说,他和刘省长一起到三亚来,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同时也表达了省委省政府的一个坚强决心,即一定要尽快把三亚发展起来,以三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南部的发展。

他要求省级机关各部门特别是建设规划和金融机构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三亚发展。邓书记还特别表态他本人每隔几个月到三亚来一趟,了解发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

在省委省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省金融机构、社会发展经济研究中心人员等各方的有力加持下,三亚以及海南南部新的发展序幕就此拉开了。

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三亚市夜以继日地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规划。

不久一个以“十路四桥三个开发区”为内容的“1992-1993三亚城市建设项目”初步方案应时出台了。之后三亚市又提出了“政府控制土地,实行以地建城”的开发新思路。

而将三亚的发展置于一个更宏大的时代背景里来看,则能发现三亚正勇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南方谈话解答了人们的疑虑,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成为了三亚加速发展的最强劲的推动力。

在小平南巡讲话指引下,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确了按国际旅游特区的总目标来规划三亚未来的发展思路。

在政策上,除了允许国内外投资者前来三亚进行各项特区政策规定范围的投资活动外,还允许外商参与旅游业的成片开发,特别是一些沿海小岛的承包开发,以合资的形式运营零售百货商业和旅游机构。

同时,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三亚市与海口市一样大的经济决策自主权以令其更为灵活快捷地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鸿勋书记履行了自己许诺的诺言,于1992年3月4日和7月5日两次与其他省领导同志一起,前来三亚进行现场办公,当场拍板解决贷款资金到位、土地投资圈发行等重大问题。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更加开阔,胆子也更大了。

今日的三亚已打破了往日的沉寂,已成为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开始呈现出一派进步繁荣的景象。

旅游业作为三亚的支柱产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这与邓鸿勋的高瞻远瞩和主政能力密不可分。

三、研究经济展才智

1994年邓鸿勋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邓鸿勋围绕我国农村经济、区域经济、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开发大西北等方面组织开展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示。

在报刊上发表了《东部经济:体制转换仍任重道远》《经济结构—中国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视点》等大量文章,主编了《中国跨世纪发展过程的经济结构研究》《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等书籍,有力地促进了政策咨询研究工作。

如在一篇题为《让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发展成果仍是挑战》的文章中,邓鸿勋便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要通过加快调整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式,令农民工更好分享中国发展或者说“中国奇迹”的成果。

上述论点对我们看待当下如何化解城乡二元矛盾的问题,仍具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