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在夹缝中生存的日子结束了,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华龙一号”成功出世,中国在核电技术上再创辉煌。这项超级技术被中国牢牢掌握,其中国制造的外壳和内芯,领先全球。

中国的“华龙一号”问世

为什“华龙一号”命名,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中华复兴、巨龙腾飞”。可见中国在给其取名时,就对它赋予了巨大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确没有让中国失望,它的“问世”,使我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美国、法国和俄罗斯三国因最早在核技术上有所突破,从而在核电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国“不甘落后”,“华龙一号”的出现,给中国赚足了面子。就此,中国核电实现从“跟跑”到“并跑”。

虽然在“华龙一号”出现之前,中国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建造核电站,但那时核电站的堆芯仍采用法国设计的157核燃料组件布局,而“华龙一号”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其使用的装载方案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据新闻报道,华龙一号已获得700多项专利和120多项软件著作权,涉及燃料运行、反应堆维修技术等领域。在其身上倾注了高达85%国产技术,这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核电站。

核燃料组件作为核电站的中心,也是核电站最难研发和使用的部件之一。在“华龙一号”出现之前,中国的核燃料长期依赖国外技术改造,因此中国的核电站不得不插上国外的“核芯”。因此,中国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速度,现在的新研究出的核技术采用的核燃料组件是100%的中国制造芯。

“华龙一号”不仅在技术安全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在经济上也占有很大优势。它凭借国内成熟的装备制造体系和能力,已经走向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只是我国核电站一项技术的代号。它不局限于某地,未来的它将会从福清地区走出来,走向我国其他省份,甚至走向国际。同样也意味着未来的我国基本上可以在核技术上实现自给自足,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核电历程

我国研发核电站的心灵历程可谓是喜忧参半。我国核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意味着我国从此也拥有核武器了,同时我国还能提高国际地位,拥有一定的话语权。1970年2月初,为了落实周恩来总理在核电相关方面的指示,“728”工程诞生。但因当时中国在核电方面缺少先进技术和相关专业人才,工程的进展起起落落,属实令人揪心。

但中国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秦山核电站的建立,无疑是给中国带来了希望。在1991年底,秦山核电公司所提出的秦山一期项目正式落实,成功结束了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后来,陆陆续续的出现了秦山二期、岭澳一期、岭澳二期等等项目,我们的核电技术逐步壮大。

研究进程也曾一度因为日本福岛核事故被按下暂停键。核安全一度是人们重点讨论的问题,我国也非常重视。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的五天后,中国紧急叫停核电研发工作,已开工的项目一律停工进行安全检查,尚未被批准开工的项目也暂告一段落。相关研究人员也表示中国进行核研究怎么就这么难。

“华龙一号”的问世,是中国向世界证明核工业实力的重要一步。其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更加强大的运作性能,使我国在核技术方面跻身世界前列。目前,还没有国家核技术能达到“华龙一号”的标准。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又攻克一大难关,但我国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除了核技术,我国同样也希望在其他领域上“发光发热”。

中国核电专家的努力

我国核电事业取得巨大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核电专家的努力。赵宏,作为秦山核电公司总经理,曾经在核电站施工现场对我国核电技术存疑的工人们说“秦山核电站不能安全运行,责任由我来承担”。

见证过无数中国核电站建设的邢继曾说过,中国人在核工业也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目的就是把中国核工业做大做强。

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核电研究人员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仍没有放弃研究,其对质量的追求一直很严苛。

就是在这群专家们兢兢业业的研究下,中国核电站才能一步步走向壮大,到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程度。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同时也把中国制造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曾有核电专家说,从事核项目是一件光荣与梦想事情。他们为之努力,为之骄傲。我们也因为有这样一群努力的专家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