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的娃,他丫丫,巷套门口卖呱呱。”这句标准的甘肃天水方言,只有老天水人能理解它的含义。外地人听了迷茫的摸不着头脑,天水人听了敏感的就像挑动了的神经,能在最短的时间唤起他们的注意。在天水,我的发音是“奥”,“丫丫”就是姨姨,“呱呱”是一种在天水广为流行、且适宜于男女老少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呱呱在天水被誉为 “ 秦州第一美食 ”,不仅入选了甘肃名小吃行列,影响日渐深远,而且也是天水人特别青睐的早点,一天不吃就感觉吃饭没有吃好似的。“呱呱”就是呱呱,别人爱懂不懂,不会改称“荞面疙瘩”或“荞面块块”,也不怕人误解成啥叫呱呱、顶呱呱,或傻呱呱。其实,“呱呱”就是天水话“锅巴”。我们常说自信,名字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呱呱就是呱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水与呱呱联系在一起,也许与天水独特的地理环境有重大关系。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交汇处的天水,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南来北往的商贾不仅是天水人财富的渊源,也给天水带来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天水人包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天水的饮食传承了秦人面食的口味,兼容了川人和晋人的酸辣;集南北美食大成,品种繁多、形式多样,且口味浓郁、独具特色的天水饮食中,而呱呱不偏不倚,独占鳌头,最能真切地反映了天水民俗的底蕴。天水人吃呱呱,就像老陕吃臊子面,川妹子吃火锅一样,呱呱融入到每一个天水人的生活。家中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碗呱呱;年轻情侣谈心时的零食,还是一碗呱呱。呱呱架起一座座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营造了人与人最适宜相处的氛围。

在我的印象中,呱呱和凉粉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先把荞麦粉成“荞糁子”,入水浸泡加工,取其淀粉加水入锅,用小火烧煮。当稠度合适做“凉粉”时,盛在盆里就是凉粉;当把锅内的淀粉继续烧煮,在锅底形成厚厚一层色泽黄亮的、比较硬的锅巴时,就成了“呱呱”。排队买呱呱,是天水早晨的一道风景。有人打包带走,有人“堂食”,所谓“堂食”,就是街边小店,更多的,路上放个小桌,几张矮凳。李白“床前明月光”的“床”就是小凳子,老天水人李白坐小凳子喝酒,即席赋诗,留下千古名篇,今天的天水人坐小凳子吃呱呱,有滋有味,品咂惬意生活。刚出锅的呱呱,还留着火煎水煮、凤凰涅槃的温度,浇一勺辣椒油,稍一拌,油和味浸入其中。夹一小块,看看,放入口中,味蕾带着全身的细胞,一起醒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水谚语“馓饭若要好,三百六十搅”,做呱呱也一样。把荞麦淀粉均匀地撒在开水锅里,边撒边搅动。越撒越多,越来越稠,搅得也需越来越勤。现在科技发达,安装一套自动搅拌的机械不是啥难事,天水呱呱却完全靠手工搅拌。撒荞麦淀粉和用大勺子搅,似乎已成了呱呱制作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岁月和生活,也在这撒和搅里越过越扎实。与今天天水流行的其他美食相比,这种独具特色,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凝结着天水人民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地方风味小吃,给天水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天水人若许久不吃呱呱就会觉得空虚,觉得对生活欠缺了什么,吃上一碗呱呱,心里的那个踏实,浑身的那个有劲,不是用言语来表达。小伙伴们,甘肃美食“天水呱呱”,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