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今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系列,确实让观众过足了瘾。

如果细致观察,我们可以从这种变化中窥探出,国产电视剧的“两张全新面孔”

第一张面孔:以“人”为主线,循着人物成长进步的轨迹,展现整个时代的变化。

《觉醒年代》就是这样的例子,整部电视剧只有两个核心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

而这两个伟人塑造好了,党诞生的那段历史也就清楚明了地展示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张面孔:以“事”为主线,按照事物的发展脉络,呈现一群人的状态。

《山海情》即是如此,整部剧其实都是以扶贫干部下乡工作为核心,但围绕着这件事,塑造了很多立体丰满的人物,那段艰辛岁月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过看惯了这两种方式,皮哥似乎陷入了思维定势,觉得以后的剧差不多也就按照这两种方法来拍了。

直到湖南卫视这部新剧的出现,又让我看到了主旋律电视剧的第三张面孔——

《百炼成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部剧播出之前,收视率榜单第一名基本都是被《光荣与梦想》“霸占”。

但《百炼成钢》播出的第一天,收视率就直接冲到了第一,且第二天仍是第一,收视率也连续破了2.7。

可以想象,接下来《百炼成钢》播出的这一个月,收视率基本上都会稳居榜首。

不过高收视下,有两个数字“很不对等”——

电视剧的总集数是42集,但要展现的却是我党从1921年到2021年发展100年的历程,这么大的“悬殊”怎么拍?

如果像《觉醒年代》那样细致,至少要拍大几百集。如果以《山海情》那样呈现,至少也要七八十集吧。

不过看了两集《百炼成钢》后,这个答案便不言自明。

1919年秋,上海码头的黑暗里,一支划亮的火柴照亮了整个候船大厅。

这个点燃火柴的人叫毛泽东,26岁,旁边则是小他两岁的蔡和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送别码头,两个年轻人谈起中国的未来。

毛泽东认为,现行制度下的光亮,照不清中国的出路。

蔡和森答:所以我们才要出国,去寻找光亮。

毛泽东说,国外的光亮没法改变中国人骨子里的羸弱。而中国的问题,不是换一个总统、换一个皇帝就能解决的。

所以,他们决定,一个留下来,一个走出去,土洋结合做中国的“盗火者”(比喻为成全他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人)。

故事因此展开。

场景一换,同样是码头,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乔年和陈延年准备赴法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年轻人没等来父亲的亲自送行,只有乔年手里的那一封信。

信中,陈独秀希望两个孩子去法国能够自觉将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改造中国革命结合起来。

结果延年太过气愤,直接把信撕掉了。

因为诋毁父亲陈独秀,延年还在船上跟其他同学打了一架。

激烈的冲突让他的行李洒了一地,赴法的路也因此多了些不快。

同样一个码头的场景,将毛泽东、蔡和森、陈延年、陈乔年、李大钊、陈独秀等等历史人物串联起来。

革命先辈的跨时空“合体”,也奠定了这部剧的超快节奏。而这种节奏,我们之前也从未见过——音乐咏史剧。

而我们刚刚看到的这个场景,其实是《百炼成钢》的第一个版块,也是第一首歌:《国际歌》的故事。

《百炼成钢》共有八个版块,对应了八首歌,除了《国际歌》,还有《万里长征》、《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

每一首歌,都有特定的情境,看到《万里长征》我们自然会想起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看到《黄河在咆哮》我们眼前自然会浮现抗日战争。

《百炼成钢》正是通过这种观众对歌曲的普遍共识,达成最终的叙事效果。

单元故事的形式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及《理想照耀中国》里我们都曾见过。

但用歌曲串联某个特定时间的历史,然后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起历史事件主轴的方式,在今年这么多展播剧中也确实是“一枝独秀”。

因为这种创新的形式,之前闻所未闻。

为什么用音乐?

其实看完两集,皮哥才有点懂了。

首先,音乐自带情绪。

像《国际歌》,即便没有听过《国际歌》的人,只要一听到那个旋律,就一定会被感染,甚至不自觉地跟着哼唱。

这种情绪感染力,对电视剧本身是一种天然加成。

也就是说,当你看电视之前知道这是关于《国际歌》的故事,你的情绪自然会向慷慨激昂那方面去靠。

这就让电视剧本身可以腾出大量渲染情感张力的精力用在节奏和叙事上,相当于多了一层保险。

其次,那个年代的音乐,背后都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剧的核心。

皮哥之前提到过,历史剧叙事要么以人为核心,要么以事为核心。

《百炼成钢》将音乐作为核心,则相当于以近乎“散文”的形式对人和事共同施力。

如果处理得当,叙事效果加倍。

就拿第一版块的《国际歌》来说,最主要的人物是瞿秋白,因为最早就是瞿秋白决定要重新翻译《国际歌》的。

与《国际歌》有关的人物,是陈延年、陈乔年、陈望道和李大钊,因为延年、乔年兄弟俩也曾翻译过《国际歌》。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也因吃墨水吃出“真理的味道”闻名。

而李大钊先生是外文版《国际歌》的最早传唱者。

大钊先生是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时的老师,是他认为的“我真正的老师”,所以毛泽东最早知道《国际歌》,也是从大钊先生口中听说。

在之后的中共一大中,全体党员曾哼唱过《国际歌》的曲调。

而在中共三大中,瞿秋白则把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教给全体党员。

你看,这一首歌,将所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串联起来了。

如果说第一版块《国际歌》是一篇“散文”,作为音乐的《国际歌》则是这个版块“形散而神不散”的核心。

也是因此,这首歌曲的力量被主创发挥到了最大,这对观众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整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大事件,是颇有裨益的。

最后,用音乐做剧的单元标题和引子,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宣传音乐本身。

如果你是个从未听过或唱过《国际歌》的观众,看完第一个版块的故事,你首先会做什么?

毫无疑问,两件事:搜歌,唱歌。

观众们会去了解《国际歌》的前世今生,会了解关于《国际歌》的故事,也会对这首歌进行传唱。

除了共产党员外,普通观众里没学过没唱过《国际歌》的人有很多。对歌曲的科普和宣传,其实就起到了一些特定历史普及的作用。

因为歌曲本身比电视剧更容易普及,听到旋律和歌词,只要人们喜欢,可以随时播放,甚至当作手机铃声。

其实作为电视剧,《百炼成钢》的节奏是很快的。毕竟要在42集中展现100年的时空跨度。

第一集国民党还没建党,第二集中山先生就病逝了。

第一集南陈北李还没碰面,第二集就举办中共三大了。

如果放在其他电视剧中,这样大跨度、碎片化、拼接式的叙事,势必导致时间线混乱。

没有扎实党史基础的人,是看不懂的。

但正是因为《百炼成钢》音乐单元剧这种巧妙的形式,这个唯一缺陷也被完美避开。

这也是皮哥推荐这部剧的主要原因和初衷。

从内容品质来看,《百炼成钢》称得上是湖南卫视继《理想照耀中国》后,在今年打出的第二张王牌,而且从口碑来看,也在向《觉醒年代》看齐。

如果说《觉醒年代》是精致的刺绣,那《百炼成钢》就是写意的水墨。

一个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两个丰满立体的人物,以普及建党之初的困境和艰辛;一个则用全景式的如椽巨笔大笔一挥,勾勒出一幅百年党史图。

在这幅图景里,你能看到共产党建立的初心,能看到共产党发展的历程,能看到觉醒、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也能看到一个个历史人物,曾经鲜活而生动地存在着。

这,不就是历史吗?

看完这部剧,我们也会最终明白,曾经活过的每个人,都是这历史中的一份子。

唯有时代,滚滚不息,奔流向前。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