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6月15日讯 (记者 徐建彬 寇亚群)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多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记者来到高青县青城镇香姚村,见到了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张兆坤。86岁的老人家高高瘦瘦,耳聪目明,记忆清晰,走起路来甚至可以一路小跑。

20岁的“小学生”参军入伍

说起从军经历,张兆坤记忆犹新。

“解放后我都20了,正在城里读完小(小学),1955年3月份的一天,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国家征兵,18到22岁的都可以报名参加。”

说起20岁读小学,老人笑了起来。“不丢人,解放前大家都没学可上,解放后才上的学,当时班里还有好几个30多岁的呢。”

张兆坤跟同学们都争着报名参军,但大家并不知道是去朝鲜。

直到发军装的时候,看到给大家发的是棉衣,有同学说,咱当兵去的是朝鲜。当时从朝鲜来的接兵干部问,你们怎么知道是去朝鲜?同学们说,你看我们这里天都热了,还给我们发棉衣,不是去朝鲜,去哪里?

“你们这帮小鬼,真聪明!你们愿意去朝鲜吗?愿意咱就去,非打他老美这家伙。”接兵干部问这帮“新兵”。

“愿意!去打美国鬼子……”听说是去朝鲜,张兆坤和战友们都很兴奋。

经过政审、体检,张兆坤和他们的战友们,抱着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从张店上火车,经济南、石家庄一路辗转来到了丹东,从丹东换乘“闷罐车”,悄无声息地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第一次实弹打靶就是优秀

一下火车,残酷的战场环境就给张兆坤这帮新兵来了个“下马威”。

“到处都是烧的黑糊糊的,公路两边全是炸坏的汽车,还有坦克。”张兆坤回忆,当时他们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心里也怕了起来,这仗打得不得了。

“既然来了,你就不要怕了,咱来就是为了打仗,为了保卫祖国,来时看见公路的情况了吗,这就是敌人给咱炸的。可是现在他们已经服了,用不着咱打了,可是呢,咱得时刻准备着打他,敌人没正事,咱得时刻准备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年后,张兆坤依然记得在部队第一堂思想政治课,也是这堂课激发了他当兵打仗的信心。

当时的朝鲜虽然战事已停,但敌我依然对峙,气氛相当紧张。我军的主要任务是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以及进行战备训练。

张当坤分配到了5784部队炮一师二十七团三营八连。从最初的叠被子学起,到蒙眼打背包不到一分钟,这帮新兵很快就适应了部队的生活。

随后就开始了炮兵的理论知识学习。“先学习炮兵射击理论,这个炮哪个部分叫什么,炮弹的组成……”说起这事,86岁的张兆坤如数家珍,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的岁月。

这中间,有一件事对张兆坤触动很大。

有一次他跟排长去山上,发现远处有一大片石碑,问排长,排长不语,让他自己去看。走近之后,张兆坤发现那是二十七团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石碑上刻着烈士们的籍贯、姓名。这让张兆坤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暗下决心,一定练好本领,为战友报仇,也因此训练更加刻苦。

很快,第一次实弹打靶的机会来了。

“有一天,熄灯后,紧急集合,到炮场,装上炮,上汽车就走了。”张兆坤告诉记者,就跟实战一样,连长说蓝军在某某地方上岸,我们必须在几点几分赶到哪座山,然后开始行军。“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准备。那个时候,我是副班长兼瞄准手, 打开炮架,安好炮镜,各个炮手准备完毕,连着打了5发,前方来电话,优秀!”

说起这些,老人脸上满是自豪!

退伍回乡为妻儿撑起一片天

在朝鲜当兵两年多后,张兆坤跟随部队第一批回到国内驻地,于1959年10月退伍回到家乡。

那些年,张兆坤先后干过村里食堂的司务长,生产大队长等,繁重的田间劳动,很快就把他锻炼成了种地的行家里手。

作为队长的张兆坤,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全队人员种好地。“这个队长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全队的人员和土地,都交给你了,种什么,什么时候种,你都得安排下,都得有活干,挣工分都得靠这个呢。“张兆坤告诉记者。

那个时候队上还有副业,为了让大家多挣工分,张兆坤就组织一部分会柳编的人,来编娄子,编篮子,改善队里的收入。

这个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张兆坤娶妻生子,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靠着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张兆坤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有些新鲜事儿啊,我还好去干。你比方说施肥吧,那化肥刚出来时,人们觉得有味,不大敢用,我觉得政府号召大伙使的,错不了,就带头用,咱的玉米就比别人产的多。”

说起种地,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子”。“种子站来了新品种了,我就去买,农技站有了新技术,我就跟人家学,一年下来,咱的收成总是比别人多一些。”

在农村,给儿子盖房娶妻妇是一件大事,张兆坤自然也不能例外。

“一边种好地,我一边柳编,补贴家用。两个儿子,我一个人给他们盖了5间屋,找上媳妇,俺庄这两三个小孩子的,一些没盖屋的很多咧。”

56岁的二儿子张士星告诉记者,父亲这辈子不容易,为了拉扯我们几孩子,不但地种得好,会柳编,就是瓦工、木工的活也样样不落下。

采访中,邻居孟现花来老人这里借梯子,她告诉记者,“从嫁过来之后,跟俺爷(张兆坤)是30多年的邻居了,老头儿太好了,脾气好,性格好,人也热情,那些年,俺家里的事可没少帮忙。”

如今,张兆坤早已儿孙满堂。本可以安心养老的他却是闲不住,经常下地帮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采访的最后,话题又回到了部队上。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从新闻上看到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想必这里面就有当年埋在山里的那些战友吧,终于能回来,这是好事,是好事啊。

“现在吃穿不愁,国家还给我们这些老兵发补助,日子越来越好,知足啦!”张兆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