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汤汤,大潮滂滂",千年文明而未绝,唯我独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却能一路走来,从未中断,究其原因,在于我华夏民族之韧性,也在于关键时刻,总有人能挺身而出,每当文明困顿,生死存亡之际,多少英雄人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建国之初,积弱积贫,外有围追堵截之艰难,内无保业守成之力量,面对其他国家的核威胁,还是幼年的新中国需要多少辛酸和屈辱才能换来和平。一大批异国求学的爱国学子,因为这个原因,辗转回国,加入到我国国防事业的建设中来。

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解决了我国航天材料从无到有的问题,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在正值壮年的46岁,倒在了棍棒之下,他便是后来被我国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章"的国士姚桐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姚桐斌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生逢乱世,民不聊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活着已然不易,求学更是无比奢望的。所幸自己家中小有余资,勉强供姚桐斌念完小学,便让其辍学务工,贴补家用。

姚桐斌的小学校长,爱惜人才,眼看成绩优异的姚桐斌,求学之路即将中断,便多次登门拜访,再三劝说,才说服他的父亲继续供其读书。

"一窍通天才直上,千崖转石已半吞",表现出极大天赋的姚桐斌在初中毕业后,开始了自己半工半读的读书之路,通常的景象是一边逃难,一边谋生,一边求学,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姚桐斌在国内读完了大学,拿到了当时含金量极高的"学士学位",又考取了当时的公费留学生,直至博士毕业。

"知识改变命运",此时已经30多岁的姚桐斌,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开始了自己在德国大学的任教之路,一个在江南水乡小镇长大的小伙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终究化茧成蝶,玉汝于成。

使命召唤,发展航天

姚桐斌回国的那一年,新中国刚刚成立8个年头,刚刚解决了普罗大众的基本生存问题,百业待举,百废待兴。

要想营造一个长久和平的发展环境,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泱泱大国,仅靠"步枪"、"火炮"之类的落后武器,去抵御拥有"导弹"、"火箭"的敌对势力,显然是不足的。姚桐斌等一代科学家、工程师的任务便是完成这项使命。

材料,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技术构想,没有合适的材料,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图纸上。对于这些关键技术,即使奉命前来、援助中国的"老大哥"也讳莫如深。中国要发展国防、发展航天,只能靠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冶金专业出身的姚桐斌,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投身航天事业的同时,提出了"材料要先行"的观点。被委任为航天材料研究所所长的他,制定了全所的研究方向,之后获得的研究成果近八成应用到了实际火箭的设计和应用当中。

最大的贡献在于改进了火箭发动机的材料,没有先进的科研条件,没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没有可靠的技术支持,仅凭着一腔热血,挥洒汗水,从零开始。

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接连成功,令人骄傲的背后,是我们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是第一代航天人大海捞针般的探索,如姚桐斌那样,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的航天之路,才有了我们今天航天工程的顺风顺水。

不测风云,中年丧命

可能是"天妒英才",1968年6月8日,姚桐斌走完了46岁人生中最后的一天,在研究所认真工作的他被一群暴徒打倒在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施暴过程中,后脑被铁棍击中,便倒地再也没有起来......

其实,此时的中国已经处于"混乱和无序"的边缘,身处十年浩劫之中,"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姚鸿斌所在的材料研究所也是"人心动荡,无心工作",只有身为所长的他每天坚持"打卡",想要用微弱的身躯守护住这片灾难之中的静土。

而在这片少有理智、充满荒谬的时代,一群热血激愤的青年,用他们的无知与无畏,击倒和伤害了不知多少像姚桐斌这样的科学家,而这些本该受人敬仰,拥有光辉人生的科学家这样草草离去,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