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酱。聊一聊中国历史,古典文学。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清朝诗人黄景仁,不少读者都会感到比较陌生。但是,说到“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大多数人就觉得非常熟悉了。写出“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句的时候,黄景仁才只有二十岁左右,在如此朝气蓬勃的年纪,却写出这样愁苦悲观的句子,跟他年幼时的人生经历脱不了干系。

黄景仁出生于乾隆年间,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同时,他的家里也十分贫穷,即便他少年的时候就颇有诗才,却也不得不为了生活而到处奔波劳累,一生也是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可能正是因为这样,黄景仁才会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就算满腹才华,却也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境况。今天,平酱就跟大家一起看看黄景仁的这首《杂感》,一起走进落魄书生的内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景仁这首诗的题目是《杂感》,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一些零散杂乱的感受与想法。然而,实际上,在认真通读全诗之后,我们大概可以推断,黄景仁的这首诗,应该是抒发自己的愤世嫉俗、认为命运不公平的感慨。哪怕没有通读全诗,我们也可以先抓住“只知独夜不平鸣”这句诗中的“不平”二字,来作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本诗中,黄景仁通过一些叙述性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则鸣的性格,同时也含有自嘲和无奈的情感在里面。

仙佛茫茫两未成”,仙道佛道都离我十分遥远,模糊不清,这两个方面我都没有任何成就。开篇的这七个字,既迷茫,又感伤,更是无奈悲愤。自己明明身负才华,年少有名,却没有任何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黄景仁感到很迷茫,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沦落至此的原因,因此,他才片面地得出了一个结论,“百无一用是书生”。

然而,黄景仁的潜意识里却并不认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他觉得书生应该是要被得到重用的,他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十分愤慨无奈,于是,他“只知独夜不平鸣”,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不平则鸣,写诗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自己明明是一个满腹才华的人,却“风蓬飘尽悲歌气”,不仅没有过上名震天下、荣华富贵的生活,反而是像风中的飘蓬一样漂泊流浪,把一身的慷慨傲气都消磨殆尽了。而且还“泥絮沾来薄幸名”,自己明明已经像沾了泥巴的柳絮一样,变得潮湿沉重,飞不起来,无法轻狂,却还是被说成是负心汉。颔联用具体的一些事情,描述了黄景仁在生活中遭遇的一些令人心烦以及不公平的事情。

在这样的生活际遇下,黄景仁无奈发出了“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感慨,书生里面,十有八九会遭到人们的白眼,看来书生真是百无一用啊!这是黄景仁无奈的自嘲,也是他内心的愤慨,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书生太不友好了。

颈联中,“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广为流传,但是,却十分负能量。在此诗之前,黄景仁已经抒发过很多这样负能量的想法了,于是,他的好朋友都劝他不要再写这样的话了。然而,黄景仁并不听劝,他认为“莫因诗卷愁成谶”,不要因为害怕诗句中悲愁的话一语成谶,就不再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了,毕竟,“春鸟秋虫自作声”,连春天的鸟、秋天的虫都能自由自在地发出声音呢,难道我们还不如这些虫鱼鸟兽吗?

写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景仁不是像李白杜甫那样特别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却被大家耳熟能详,不得不说,这句话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共鸣。然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一个读书人也许会觉得自己不够有钱,对自己目前的生活不太满意,但是,假如在别的条件完全相同时,也许,他不读书的话,日子会过得更加糟糕呢。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