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家长生

我们总被后世的道教所误导,觉得老庄便是求长生,得飞升。什么行气炼丹,吐纳辟谷,求的便是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作为道家经典的《南华经》,也自然让人以为会教人暂避死亡。

但当我们剥离开道家身上的道教外衣,发现庄子眼中的生与死,要通透得多

庄周

关于生死庄子讲过两个故事,一个人尽皆知的“曳尾于涂中”,说楚国想任庄子为相,请使者去请他。

当时庄子正在钓鱼,就问使者:“说有只大乌龟,它是愿意在烂泥巴里摇尾巴,还是愿意被人杀死,甲被供奉在庙堂上?”使者很老实,就说:“愿意在烂泥巴里摇尾巴。”庄子就说:“我就要在烂泥里摇尾巴了。”

这个故事似乎说明庄子很怕死,但还有个故事,也是出自《庄子》我总感觉比第一个还要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周对生死

说的是晋国边上有个穷困小国,国家里有个少女被选入晋国皇宫,她便怕得日夜啼哭,可等到了晋国,她发现国家富庶,宫殿华丽,她就感慨自己为何原来那么害怕。

庄子说人对死亡也是如此,死亡其实或许都不可怕,人只是对未知恐惧。更甚的说法,庄子认为人的死亡就像脓包自然破裂一样,根本无需悲伤感慨,可歌而不可哭。

乍看起来,这两种态度简直极端矛盾,为了生存宁可曳尾于涂中,而又怎么看透生死呢?

飞天之舞

我觉得这跟庄子思想内核有关。《庄子》以《逍遥游》开篇,讲欲逍遥,需“无恃”,也就是不假借外物,自由自在。然后《齐物论》讲从“道”的宏观角度看万物相同,但禀赋不同,所以物有其名。

也就是说生死本质上并无相差,但人要珍视发挥好自己的天赋,释放自己天性,不勾心斗角,不辛苦恣睢。人之所以保全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的天性得以舒展,自由得以实现,而不是“殉”于名利。

生命对人极其重要,但生命永远不是终极价值,正如匈牙利诗人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儒道之家

如果我们再看看儒家,发现儒家的态度竟也是类似的,只是两家对终极价值的观点不可。论语说:“君子行避虎兕。”似乎是小心翼翼保全自己,可又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可见并不畏死。看来从先贤看来,人根本无需求长生,生死也不足萦怀,关键的是,你生的时候做了什么,追求了什么,什么是你最终极的价值追求。

“求仁得仁”,足矣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