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共22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来源:全景式数学

CHINESE HANDICRAFT.

传承文化 引领生活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五月竞舟》

故宫博物院藏

又是一年五月五,端午节也如期而至。“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一句小诗,道尽了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粽子、龙舟、艾叶、黄酒……古人虽没有电脑或手机,但他们的端午假期却过得别有一番风味。

01

裹角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阳故事图册·裹角黍》

清·徐扬绘

故宫博物院藏

端午节必然少不了粽子。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将黍米包成牛角状,称作“角黍”,这便是最早的粽子。

在唐宋时期,粽子也“贵气”了起来,欧阳修曾言:“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粽子要用五彩线缠好,放在金盘子中,慢慢享用。

后来,人们不满足于吃“白粽”,在糯米里面加上五花八门的馅料,“咸口”和“甜口”每年都要争上一争,近年来咸甜之外的第三派“特色粽”也开发出不少新奇口味,更有“双拼粽”“一粽多味”,粽子家族也就更加色彩纷呈。

02

射粉团

《端阳故事图册·射粉团》

射粉团是唐代宫廷和都城中流行的一种游戏。

粉团是一种类似于麻薯的甜食,将糯米用芝麻裹好,放入锅中煎炸,起锅后放入金盘中。人们用小巧的弓架箭向粉团射去,中者得食。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盖粉团滑腻而难食(射)也。都中盛于此戏。”既有趣,又有点挑战性,还能品尝美食,射粉团成为端午时节唐朝宫中和城中的“爆款”游戏。

03

赐枭羹

《端阳故事图册·赐枭羹》

汉朝时,枭被称为“恶鸟”,因为它会在长大之后吃掉将自己养大的母亲。因而汉代的皇帝将枭煮作羹,分给百官食用,用来弘扬孝道,其中也有行仁义、除绝邪恶的意思。

在民间,人们对枭这种生物保持神秘感,认为食用枭鸟能够兵不血刃,有辟兵的神用。

04

采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阳故事图册·采药草》

端午又称为“毒日”,因为五月五前后,是天气最为酷热、蚊虫最多,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中午上山采药、制药,用来驱除邪祟和病痛。

恰好此时药草成熟,药效也最好,所以便有了图中“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的说法。

05

养鸲鹆

《端阳故事图册·养鸲鹆》

鸲鹆其实就是我们口中说的“八哥”,它非常聪明,善于模仿人的语音语调。据说,在它长新毛的时候把它的舌尖剪掉,再加以调教,长大后便更擅长模仿。

而这个调教驯化的最佳时间,自然是端午了。

06

悬艾人

《端阳故事图册·悬艾人》

端午节,古人除了采药、制药,驱邪辟邪,还有洒扫庭除的习惯,不仅要把庭院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还要洒雄黄水、插艾束,用来驱除蚊蚁、防病除菌。

从汉代以来,端午节便有了插艾的习俗,有的人家更喜欢将艾草做成人形,挂在门口,祈愿消除毒灾。

07

系采丝

《端阳故事图册·系采丝》

“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在古代,五色对应五行,用红绿黄白黑色的线搓成一条五色绳,系在手腕上,就能够起到驱邪避恶、长命百岁的作用。而传说,在端午后的第一个下雨天,将五彩绳摘下扔掉,便会给人带来一年的好运。

08

观竞渡

端午节最壮观、最能体现节日气氛的,莫过于大江之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阳故事图册·观竞渡》

据《史记》记载,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至沅和湘流域,后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因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渔夫们撑起船只,在江面上打捞屈原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用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如今,赛龙舟作为一种节日纪念活动,还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迎端午,赛龙舟,浪花上腾飞的龙舟,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也寄托着男女老少对生活美好的祈愿。

《龙池竞渡图》

元·王振鹏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注意事项

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调整

如果您与我们的互动不多

可能就找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为了每天读到新鲜深刻的教育资讯

请把我设为“星标”吧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长久相伴,永不失联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更多精彩内容

投稿

邮箱:dangdaijiaoyujia@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及联系方式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原创稿件,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当代教育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