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字子廉,曹操从弟(同一个曾祖父但不同父的平辈兄弟,亦称族弟)。曹丕,字子桓,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曹丕是曹操次子。论起来,曹洪还是曹丕的从(族)叔。身为曹丕的长辈和曹魏的功臣,曹洪竟差一点被从侄曹丕所杀,他俩究竟有何深仇大恨?以至于晚辈曹丕以下犯上,要取长辈曹洪的项上人头呢?

曹洪很早就追随曹操起兵,讨黄巾、讨董卓,立过很多战功。要不是曹洪将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自己舍命相随,那么曹操很可能就会被卓军追杀,由此可见曹洪对曹操忠心不二,关键时刻能舍己救主,有大恩于曹操。曹洪不仅对曹操忠心耿耿,而且他本身也颇有实力,武艺精湛,作战勇猛,为曹操攻城略地,屡建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讨伐吕布,还是进攻张邈,抑或是南征刘表,曹洪均冲锋陷阵,勇不可挡。破张邈、吕布后,曹洪先积功被拜鹰扬校尉,后被升迁为杨武中郎将。曹操迎汉献帝入许都后,封曹洪为谏议大夫。征刘表时,曹洪数战有功,攫升为厉锋将军,封明亭侯。他追随曹操东征西讨,官拜都护将军。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拜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食邑千户,加上从前的封邑共二千一百户,位高权重;后来又徙封都阳侯。曹洪虽然未入“五子良将”序列,但在将星云集的曹魏武将中排位亦相当靠前了。

曹丕是曹操次子。史载,曹丕自幼文武双全,不仅善骑射,好剑术,还很有文学天赋,博览群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并得到曹操真传,极富行政、军事才能。曹丕虽不如曹操那般雄才大略,但也具有不俗的实力。否则,他也不能从曹操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虽然他的文学天赋比弟弟曹植稍逊,但论起政治才能与治国手段,他又比才华横溢但生性散漫的曹植强上许多。否则,目光如炬、心细如发的魏武帝曹操也不会舍弃曹植而将他立为接班人。但深谋远虑的曹操做梦也没想到,在曹丕成功上位后,其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手段戾狠、城府极深的本性迅速显露无遗,以至于手足相残、迫害曹植,甚至因一些小小的私怨就要将族叔曹洪处以极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洪虽然骁勇无比,战功赫赫,但其人爱才如命,家中饶富,却生性吝啬,把钱财看得很重。曹丕少年时因父亲管束严厉,手头很紧,他知道从叔曹洪喜欢聚敛,家里很富有,于是向曹洪借贷,曹洪为人一向(吝啬)小气,竟一口回绝,不愿借钱给曹丕。曹丕被拒后,恼羞成怒,但由于彼时他还未得势,只得强自忍耐。之后,他在和弟弟曹植的王储竞争中胜出,被立为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利继位登基,口含天宪,握有生杀大权,不久便开始寻隙报复曹洪。

曹丕可没有乃父曹操那样的恢廓胸襟。当初曹洪不愿借钱物给他,他一直怀恨在心。当上魏王后,他一直在暗中找寻机会,想借机灭一灭曹洪这位救过父亲性命的老臣的威风,狠狠出一口鸟气。刚好曹洪的一位门客犯法,而曹洪驭下不严,犯有包庇罪,也被逮捕下狱,论罪当死。曹丕小题大做,公报私仇,亦属不理智的行为。幸好曹丕的母亲卞太后和皇后郭氏明白事理,处理问题亦颇理性。卞太后和郭皇后知道曹洪在军中的地位,而且他曾舍命救过曹操,如果将这样一位大功臣诛杀,不仅会让那些元老重臣寒心,恐怕还会动摇军心,激起事变。于是二后屡次替曹洪求情,哭的声泪俱下,曹丕无奈只得削去曹洪的官爵食邑,但赦免了他的死罪。

在卞太后的坚持与谏阻下,曹丕才没有杀曹洪。一直到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才为曹洪平反昭雪,官复原职。前面说过,曹丕性格狭隘,睚眦必报,曹洪因为吝啬惹祸上身,差点掉了脑袋。但这似乎不是唯一原因。因为曹丕城府极深,善于隐忍,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想要了族叔曹洪的命。

这就不得不提起曹丕上位后发动的数次战争了。曹丕在顺利登基后,为壮大自身威望,便下令发动三次南征,出兵讨伐东吴。但三次却皆以失败告终。曹丕因此大为失望,再加之性格上的缺陷,使其更是处于暴怒的边缘。杀人立威,是他攻吴失败后为夯实权力唯一能使出的手段了。而回忆起从前曹洪对于自己的轻视,曹丕便忍不住想拿曹洪开刀了。由此可知,曹丕因为度量狭隘,一些小小的恩怨亦牢记于心,而曹洪又因吝啬而得罪过曹丕,因此他才会想借机杀了曹洪,以挽回一些脸面,发泄一些怒火,树立一些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