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天有个很火的文章到处传播,主要是一位自称48岁外企高管写给上海市长的一封信:

网上针对这篇帖子都吵翻了天,无数人表示了深切的焦虑。

却唯独没人质疑这篇帖子的真实性。

48岁的人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2021-48=1973

1973年出生的人,那是个什么时代大家知道么?

而且注意,写信者起码是一名本科生(在上海没本科文凭基本上进不了外企)。

73年出生的本科生,在当时是个什么含金量,大家有想过么?

我家里有几个亲戚,年纪比我大一些,都是75年左右出生,那个年头考进本科都很难,都褪了层皮。

不过那时候大学生数量少,不像现在养兔子一样一窝又一窝的,所以也比较值钱,毕业了以后工作待遇都挺不错。

这几个亲戚我没见过混的差的,注意是没有,压根就没有例外。

最差最差的,也在省会城市有3套以上的房产,都是本城绝对的高知高产阶级(中产都不配形容他们)。

毕业后我接触过大量这种75年生的本科生,确实,就没有一个混的差的,一个都没有。

而我接触过的这些人,刚好就是在上海做猎头时候认识的。

也就是类似这封邮件里的上海知名外企工作20年的48岁职场精英的人。

这个人说的确实可能是事实,但具体是不是他那样,是不是真的完全占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48岁是1973年出生的,大学毕业是1995年,在外企工作了近20年,也就是2001年以前就在知名外企工作了。

2001年是个什么年代,那时候外企的薪水有多高,大家都知道的。

注意,这位执笔人自称是「外企高管」,不是外企大龄打工人。

那我告诉你,上海45岁以上的外企高管,是上海这座城市最有钱的阶级,不存在他说的这些情况。

我认识好几个类似的人,有些人还只是小外企的管理层,根本就不是高管,顶多是华东地区的总监。

这种人一般在上海有5套以上的房子。

有人很好奇上海的房子那么贵,到底被谁买去了?

就是被外企高管这个群体给买去了啊,当时又不限购,还不是拼命买房子啊。

我认识一哥们,小外企总监,买了16套房子,每个月光是房租到手就10万块。

那个年代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分走了改革开放最多的红利,最大的一块蛋糕。

他们经历过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位48岁的失业外企高管求助上海市长,依旧在抱怨社会抱怨经济,不给他这位大才机会。

我就发现人啊,真的是有意思。

发家致富了,就洋洋得意,什么都是靠自己努力,

失落贫穷了,就满腹牢骚,什么都是因为社会不公,

73年出生的本科生,完全就是天之骄子,他有什么资格抱怨?

他有何脸面说什么年龄歧视,社会不公?

在一个时代集体致富的群体里(注意这里说的是本科生不是所有70后),他混的最差,真就是时代的错,从来不反思自己呗?

很多85后90后屌丝职场男也跟着这位70后的大叔共情,深刻体会他的痛苦不甘。

你们在开什么玩笑?到你们这时代本科生的数量翻了10倍都不止,房价也翻了不知多少倍了。

你们和人遇到的是同一个社会现实么?

您配跟人共情么?您配个几把?

73年生的本科生是最能彻底享受到改革开放红利和城市化进程红利的群体,如果这个时代的人都混到领救济金的份,都张口抱怨社会闭口批评时代,这绝对不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绝对是他自己有问题。就算实现了共产主义也没办法满足这种人。

和这种人共情的要么是蠢才,要么是废物。

所以写信这哥们过的这么惨,基本也就3种可能,

1,段子手编的,乱传播煽动焦虑,

2,撒谎了,根本就不是高管,就是普通底层,一辈子不思进取不努力工作升职,一文不值什么能力都没有,就靠着领救济金,

3,没撒谎,属实,能力有问题,赚那么多钱全都奢侈浪费掉了,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混成了这副怂样,实属活该。

从现实里来推论:即便3属实,也不是什么时代的错经济的错什么年龄歧视的错。

如果历经那个最好的年代都混的如此糟糕,那么就算实现了共产主义这种人也还是会抱怨社会和经济的。

当然3的可能性最小,因为能当上外企高管的大概率不是SB,尤其是2001年就进入外企到现在的人,实干能力都是很强的,不至于这样。

那么大概率就是1和2了——1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是1,建议最好能好好查查,看看到底是哪些SB整天妖言惑众,整天煽动焦虑,传播恐慌情绪,让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恐惧社会,情绪越来越负面。

抓到这种人建议直接判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