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天津,夜色如水,流光如带,湿润潮热的气息笼罩着这座北方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津由水而建,因水而富,但也遭受过水的“反噬”。

历史上的天津

还曾饱受水灾困扰

民国时期饱受洪水侵扰

从1368年大明立国至今,海河流域共发生严重水灾388次,平均一年半,就出现一次严重水患。

1917年,海河发生大洪水,整个华北地区水灾情况都极为严重,其中天津受灾最重,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年,华北地区先是出现了重旱。到了7月份,由于台风北上,华北地区降水量又骤增,强降水引发洪水,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等重要河流相继决口,决口后涌入海河的洪水汇集天津,久久不能退去。

△1917年,天津受灾难民站在被洪水冲毁的家门口

到了8月,又出现了雪上加霜的大海啸,直到11月洪水才缓缓退去,而灾后的救治更是一直延续到1918年上半年。

当时的《北京时报》报道:“天津各水陡涨,沿河一带村庄尽成泽国……南运河决口三处,天津所属岌岌可危,食粮薪炭饮水一概缺乏。西南关外以至南开、南市、日本租界处,一概水没胸膛,数十万遭水难民,扶老携幼,惨不可言。”

△ 1917年,被洪水冲毁的家园

△ 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甘博1917年在天津拍摄的水灾情景

1939年,又一场大洪水侵袭天津。这年8月,华北地区普降暴雨,海河上游和天津市内多处河道水势猛涨,洪水汇成一片。

1939年8月20日,陈塘庄大埝崩决,海河以南地区成为泽国。8月21日洪水进入天津市区,小刘庄、谦德庄和佟楼等地相继被洪水淹没。此后,天津市区百分之八十的地区被洪水所淹,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浸泡长达一个半月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39年8月30日

谦德庄灾民扶老携幼纷纷向公司赈济船求赈情形

各国租界毗邻海河,使之成为重灾区。英租界中街的维多利亚公园一度成为“水上乐园”;原属美国租界的小白楼成为“水泡楼”;盛茂道上的豪宅成为“水景房”。驾船也成了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 1939年,被水淹的百货大楼内部

10月初,洪水告退。一个多月的洪水肆虐,给天津市民带来严重灾难,市内房屋倒塌者超过10万间,被淹面积占市区的80%,灾民达到几十万人。

更为可怕的是各种传染病流行,据报道,仅1939年秋冬至第二年春天就掩埋了813具尸体。街道浊流中到处漂浮着尸体,发出刺鼻的恶臭,其状惨不忍睹,很多人只能露宿街头!

△ 1939年8月29日,小稍直口的灾民

那时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中。

建国后海河流域遭危情

天津老人们一定还记得1963年8月的那场“战洪图”。

△ 国产电影《战洪图》

1963年8月1日,《天津日报》第三版左下角登载一则标题为“8月中旬将有大雨”的消息。“天津气象服务台发布8月上旬天气预报如下:本旬有两次较大的降雨,第一次在1日到3日,第二次在8日到10日,局部地区可能有暴雨。另外,在6日左右,有一次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天气……”

据不完全考证,这则寥寥百余字的消息很可能就是关于1963年海河洪水灾害最早的预告,然而这则不起眼的气象预报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963年8月2日,河北省上空一声惊雷,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从8月2日到7日,来势凶猛的暴雨一连数日下个不停,海河上游“整个八百里太行连成一个特大的瀑布”,一起向海河水系五大支流倾泻。

△ 1963年海河水灾淹没了农田和民居

邢台、邯郸、石家庄、保定全都淹了……全流域总降水量577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创国内洪水之最。海河水系全面开闸泄洪,单子牙河的洪峰流量就达到每秒7.8万立方米。刘庄浮桥已经高高拱起,如果洪水继续下泄,几个百货大楼的高度也不在话下,整个天津将面临灭顶之灾。

为缓解洪水对天津的威胁,当时的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小关村扒口分洪,采用西三洼联合蓄滞洪水,并扒开南运河堤,让蓄在西三洼的洪水通过津浦铁路25孔桥,导入团泊洼和北大港,爆破海大道入海。

△ 1963年8月,海河特大洪水,开赴抗洪前线的群众

这次洪水的水量甚至大于1939年那次洪灾,但因处置得当,使天津市区的损失大大降低。

三级跳坑里的蜗居时代

20世纪80年代,天津人盼来几大喜事。对很多居民来说,其中最大一件喜事,就是跳出了“三级跳坑”。

△ 1988年7月23日,雨中的蔬菜摊。陈国兴 摄

“三级跳坑”,是幽默的天津人对一种住宅的形容比喻。这种住宅,室内地面低于院落,院落地面低于胡同,胡同地面又低于马路。如果下雨,水往哪灌?答案不想也会知道。

△ 1980年南开区广开中街纯善里&1983年河西区徐州道徐州胡同

居住在“三级跳坑”里的居民,有时夜里一觉醒来,发现所有盆盆罐罐全都漂在水面上,因为夜里下起了大雨。而且经常是一泡就是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

那时的房管站会置办很多小水泵,每逢雨后就得去抢救“水灾”最为严重的几条胡同。

△1988年7月15日

一场暴雨难坏了路边的西瓜摊贩。李锦河 摄

最严重的是,屋内一泡水,家具腐朽、铁器锈蚀、墙壁返碱、米面发霉,十天半月室内潮气挥之不去,再加上大伏天的闷热,屋里根本待不了人。

所以,每到雨季,住在“三级跳坑”里的居民就头疼。因为每逢大雨,仅排水、做卫生这两件事,就能让他们忙上好几天,真正的苦不堪言。

如今积水被玩儿成“段子”

最近几年,每每一到汛期,全国各地一片“汪洋”。别的城市人民多是赏“海景”,到了天津这儿参与度就高多了。

有人划上了皮划艇

有人在马路上开起了摩托艇

有人在街头摸鱼

还有大姨欢乐遛鹅的

平时出门都是被遛狗的嘲笑,这回可算扬眉吐气了~

网友们年年拜服在天津人的乐观和创造中,“天虽有不测风云,但是乐子还得咱自己找”,“大雨以后,一秒钟就变游乐场”,什么也不能阻挡天津人的乐呵。

其他城市的人民,暴雨过后,也就看个“海”,只有天津人能把大雨玩出如此多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