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就像此次G7峰会领导人合影照片所体现出来的那样,英美甚至连G7都难以整合,更遑论重新塑造世界秩序。

▲G7峰会期间,这张峰会领导人的合影照片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 | 孙兴杰

G7峰会期间,一张峰会领导人的合影照片,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张照片中,除了各国领导人的站位引发讨论外,英国作为 G7峰会东道国,约翰逊以C位获得了一次“全球不列颠”的机会。而这张合影照片,似乎也透露出了约翰逊的野心,以及英国的“全球秩序”的结构和图景。

在此次 G7峰会之前,英美领导人签署了所谓的《新大西洋宪章》,其联手塑造世界秩序的野心跃然纸上。此次 G7峰会,既有拜登“美国回来”的宣誓和表演,也有约翰逊“全球不列颠”的尝试,因而备受关注。

西方媒体对于此次峰会紧锣密鼓的报道,既反映了G7的自我期待,更折射出G7难以主导世界的尴尬和危机感。而领导人合影照片,就蕴含着G7要在急剧变迁的世界中找到昔日主导世界秩序位置的“秘密”。

事实上,作为东道国,英国占据C位也是理所当然,却暗合了约翰逊的“全球不列颠”企图。

值得关注的是, G7领导人没有戴口罩,隐含着 G7走出疫情的自信心,但又保持了“社交距离”。其背景就是,疫情防控以及疫苗生产和分配是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而照片中的领导人分成两排,是一种值得玩味的“站位”。站在第一排是“中流砥柱”,有英法美德加,而意大利和日本只能“尴尬”地站在第二梯队了。换句话说,意日两国并非 G7核心成员国。

同在后排的欧盟两位领导人,米歇尔与冯德莱恩属于“蹭会”出场。而之前的G7峰会合影,欧盟领导人也都处于边缘。对于正在寻求战略自主的欧盟来说,这种尴尬的G7站位,已然昭示了欧盟要成为地缘战略力量,着实任重道远。

照片中,约翰逊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法德和美加。这即便是无心的安排,也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英国对于当下西方世界的认知,那就是欧陆与英美之间的区隔。

英国脱欧之后,法德再次成为欧盟双轴,欧盟进一步变成了一个大陆性力量。而美加两国本来就是大英帝国的遗产。处于中间的英国,能够成为北美与欧陆之间的桥梁吗?约翰逊似乎有意充当这样的角色,但实际上,自脱欧之后,英国就已经失去了介入欧陆事务的渠道。

虽然脱欧协议已经完成,英国正式脱欧,但其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北爱尔兰边界问题,这是一个叠合了民族、国家和区域三重属性的边界问题。

英国依赖英吉利海峡得以“光荣孤立”,现在却与欧盟有了陆地边界。此次G7峰会期间,约翰逊和两位欧盟领导人之间的会谈非常不顺利,脱欧后遗症显露无遗。

英吉利海峡比大西洋还要宽。英国与法德两大欧陆国家以及布鲁塞尔的紧张关系,让约翰逊如同当年的丘吉尔一样,转向了英美特殊关系。但他没有用“特殊关系”这一说法,而是用了“牢不可破”,似乎是在升级英美关系。

为此,英美还“有样学样”地签署了所谓的《新大西洋宪章》,与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一样也是8条,但明显“画虎不成反类犬”。

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是反法西斯战争宣言,是奠定战后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解散”了大英帝国,奠定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经济秩序。而此次英美签署的《新大西洋宪章》,与其说是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不如说是将冷战秩序强加给世界,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英美小圈子的秩序。

当下世界已是多元权力中心,现实就像此次G7峰会领导人合影照片所体现出来的那样,英美甚至连G7都难以整合,更遑论重新塑造世界秩序。

就此看,《新大西洋宪章》只是约翰逊重拾英美特殊关系的“稻草”,而无论是“美国回来了”,还是“全球不列颠”,都不过是英美霸权体系的一次“回光返照”。

延伸阅读

G7领导人公报点名中国 环球:最系统指责中国的一次

G7峰会13日落下帷幕,会后发表的G7领导人公报公开点名中国,并且提及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公报还提到反对“强迫劳动”,反对在东海和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公报在阐述这些态度时使用的语气强度不尽相同,有的直接针对中国,有的没有在上下文里提中国的名字,但针对的目标同样很明确。这是西方大国最系统指责中国以及干涉中国事务的一次。

美国显然主导了其他几个盟国的态度,像要求“世卫召集第二阶段新冠病毒溯源,包括要在中国开展研究”,可以说,美国近来攻击中国的几乎所有议题都被搬到了七国领导人的公报中。另一方面,公报的措辞比美方单独攻击中国时要缓和一些。

比如,美国近来攻击中国最猛烈的语言大多用在了新疆和香港问题上,包括公然称新疆发生了“种族灭绝”。但是公报写的是,“我们将推动我们的价值观,包括呼吁中国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特别是在新疆以及《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规定的香港自由和高度自治方面。”

这一切反映出美国有能力带动西方主要国家形成对中国的集体调门,但是它无法把其最极端的主张“七国化”或者“西方化”。西方媒体报道说,七国领导人讨论中国时发生了“激烈辩论”,尤其是德国和意大利以及欧盟领导人反对以对手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最后的公报显然是“美国主导、各方妥协”的产物。

这应当被视为美国拉拢盟国共同对付中国一个有所收获的开始,它预示了中国外交将在未来面临来自美国通过西方平台施加的更大压力。可以想见,美国会更下力气给它的对华打压赋予西方整体行动的色彩,它出一个反华政策,其他西方国家或直接或婉转帮腔的情况将继续增多。

不过,中国完全不必被这样的情况吓住。其实过去与中国就人权等意识形态问题冲突时,西方也大多是“一伙的”。现在美国增加了他们彼此的协调,但这些主要集中在了舆论和外交层面,将之转化为统一对华敌视行动依旧很难,七国领导人公报没有在这方面出现突破的暗示。

这说明,美国和其盟国在对华问题上的利益分歧是巨大的。美国有维护自己霸权的战略图谋,要的是西方一起扳倒中国。欧洲国家与中国有意识形态分歧,经济上既是竞争关系,也有合作的战略需求。美欧的这一对华战略差异是不可逾越的。

中国无须再对美国抱有幻想,但一定要把其他国家与美国区别对待。别管美国能搞出表面上什么样的“对华统一战线”,我们都要清楚,这样的“统一战线”虚大于实。美国很认真,欧洲主要国家应付它,这一格局将很深刻。中国有在实质上搅黄美欧“统一战线”的很大空间,在夯实和让这个“统一战线”虚名化的拔河比赛中,中国一定更有能力赢到最后。

走出西方这个圈子,美国拉“统一战线”更难。美国宣扬国际道义有了越来越多的表演性质,比如美国倡导七国集团搞一个西方版、与“一带一路”抗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但能否真搞起来并取得实效颇受怀疑。华盛顿现在就是用冷战思维与中国摽着干,但这实际上是它自乱阵脚,用自己的短板与中国的长项较劲。

中国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发展与各国正常关系,就能够破美国的对华图谋。美国则需要很费劲地与规律拧着来,除了强拉硬拽盟友,自己也要亲自捉刀一些如果不是为了找中国麻烦根本无兴趣干的事情。时间会拖垮美国这一套的,中国自己走稳,不用去推它、绊它,美国自己就将跌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