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帝王陵寝中,有一处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自永乐七年(1409)修筑长陵开始,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1644)葬入思陵为止,230年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王陵寝最讲究的就是身份地位和风水,埋葬着皇帝和妃子很正常,怎么会有一座太监墓,不怕犯忌讳和破坏风水吗?这个太监墓墓主人又是谁?

这座太监墓的主人叫王承恩,明末司礼监秉笔太监,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信任的人。他是北直隶顺德府邢台人,从朱由检做信王起就在身边伺候,崇祯皇帝登基后,受到重用,一路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倚为心腹,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王承恩与崇祯皇帝一起自缢于煤山(景山)。

王承恩死后陪葬明思宗朱由检陵墓附近,有专门的墓碑,现存的王承恩墓仍旧保留完好,它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王承恩以太监之身不但陪葬帝王陵寝,还得到清朝顺治皇帝的高度重视和评价,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

李自成兵围北京,文武官员纷纷变节投降

据明史记载,李自成在进军北京的路上,曾经主动向崇祯皇帝提出议和,并表示协助朝廷消灭“建虏”(对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蔑称),没想到此提议遭到群臣反对,大臣们认为向反贼妥协是国家之耻,崇祯无奈没有采纳李自成主动议和的提议,李自成见讲和不成没了退路,于是一路猛攻城池,很快打到北京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自成几十万大顺军快要到达京师时,左都御史李邦华曾劝说崇祯皇帝南迁以避祸,但在朝堂上遭到了给事中光时亨的反对,光时亨还厉声质问,“奉太于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说的是义正词严。众大臣也纷纷表示不同意,说皇陵在北京,南迁置祖宗于不顾,是可耻的,而且南迁偏安江南,不利江山社稷等等,于是又吵成一团,崇祯皇帝不知道听谁的完全没有了主意,也耽搁了南迁的最好时机。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满嘴忠孝仁义、为国着想的光时亨第一个跑去投降,毫无廉耻节操。而众文臣不愿南迁难道是想效仿于谦誓死保卫北京,是为了国家?不是的,一方面他们有的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不愿意放弃在京师里的房产、良田还有仓促间难以带走的财宝,另一方面他们这些北方官员士大夫南迁后地位权势肯定难以保持,为了自身利益着想,所以反对朝廷南迁,就这样崇祯皇帝在文臣们的裹挟之下坚守北京城坐以待毙。

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文武大臣们依然束手无策,崇祯皇帝已不再相信他们。于是派王承恩提督京营,负责防守事宜,王承恩亲自指挥炮手开炮,接连击毙数名敌兵,而守城军队面对李自成几十万围城大军早已丧失了信心和斗志,不听命令都趴在城墙上,守城将领用鞭子抽都不管用。不得已崇祯皇帝又下旨御驾亲征,打败贼寇,可督战宦官却告诉崇祯没有军队可用,士兵们要么军心涣散,要么逃走了。

崇祯皇帝不死心召集文官开会,此时还在朝堂议事的官员已是不多,文臣们相互沉默无语,崇祯帝无奈说道:“不如大家一起在奉先殿完事”意思就是一起去死。谁知道平时以孔圣人礼义廉耻挂在嘴边的大臣们,没有任何回应,还是一起很有默契地选择了沉默,绝望的崇祯皇帝不由发出长叹:内外诸臣误朕,误朕。崇祯皇帝更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很多文臣正在和城外的李自成商量投降的事情,只有崇祯一个人不知道而已。

北京城破,大明在京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好几千人,可为明朝和崇祯皇帝殉难的官员却寥寥无几,最终选择自杀殉难的只有二十八人,其中包括文臣二十一人、勋戚七人。他们大多数,尤其是文官争先恐后地去拜见李自成,希望为自己在新朝占一个好位置,继续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至于崇祯皇帝是生是死,明朝灭亡是否与他们有关早已抛诸脑后。可好梦容易醒,投降李自成的他们并没有好下场,大部分在之后的“追赃助饷”中下场凄惨。

大学士、内阁首辅魏藻德,户部尚书、大学士陈演,崇祯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定国公徐允祯,还有司礼太监王德化等虽然贪生变节投降了李自成,随后却被刘宗敏拷饷追赃,受尽酷刑而死,不但大量金银财宝没保住,家人也惨遭迫害。而此前国库空虚,李自成大军逼城国家急需用钱,崇祯皇帝请求捐款“助饷”时,却一个个推诿拒绝不愿捐款,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城破,王承恩追随崇祯煤山自缢

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城里炮声不绝、硝烟弥漫,崇祯皇帝来到奉天门,命人敲响上朝的钟声,结果一个人也没有来,崇祯帝无奈道:“诸臣误朕也, 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皇帝自知大势已去,为避免妻妾、子女受辱,便让周皇后自缢,又挥剑砍死数名嫔妃,安排自己的三个儿子穿上旧衣服逃出宫去,接着又用剑刺死了小女儿昭仁公主,砍伤了大女儿长平公主,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女儿,长叹:“汝奈何生在皇家”,然后一路大笑癫狂中踉踉跄跄向远处跑去。

天亮后,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离开皇宫,在王承恩的陪伴下来到了煤山(景山),面对满城的烽火硝烟,满目疮痍,崇祯帝内心无比悲愤,脱下蓝色袍服用手指在上面留下血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就在煤山歪脖槐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4岁。王承恩先是对着崇祯的遗体痛哭送行,接着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礼后,也以身殉国,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崇祯皇帝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权力地位至高无上,然而在国破家亡、生命的最后时刻,偌大的北京城和皇宫,最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白发苍苍的太监王承恩,王承恩用行动诠释了他对崇祯皇帝一生的忠心。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皇帝的尸体才被大顺军发现,李自成下令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然后梓宫暂放在紫禁城北面的河边,当地百姓看不过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

崇祯帝和王承恩殉国处

王承恩死后陪葬帝王陵寝,忠贞传世

清军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主中原,出于统治的需要,也为了笼络民心,顺治皇帝在位时下诏为崇祯帝发丧,以皇帝的礼节将其改葬在思陵。同时有感于王承恩忠君殉国的事迹,专门下旨拨出土地六十亩修建王承恩墓让他陪葬思陵,还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并亲自书写祭文,碑首撰写“御制旌忠”四字,以示表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帝在位时曾亲自祭拜过明思陵,也对王承恩坟墓进行祭奠,作为一名太监,死后能得两代帝王如此殊礼实在太难得了。

王承恩死后,南明弘光帝在位时追谥他为“忠愍”,其后文人士大夫也称颂他的忠孝节义,自此王承恩虽是一名太监却受到后人的普遍推崇。

小结

相比较明末文官士大夫们满嘴忠孝仁义、忠君为国,关键时刻却一个个毫无廉耻节操,背弃君主社稷,奴颜婢膝投降李自成大顺军,王承恩虽是一名太监,却能在社稷危亡之际舍身追随崇祯帝,真正做到杀身成仁,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忠义气节,刷新了人们对宦官阴险毒辣、见利忘义、毫无节操的刻板印象,原来太监也可以如此忠心为主,死得大义凛然,反观变节投降的文臣们,节操何在?

王承恩是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这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也许是他本人最大的愿望,可以全始全终地守护在他的主子明思陵崇祯皇帝身边,继续着他的忠心侍主。